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机制、缺陷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2-11-06 13:28
  从生态学视角审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引导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组成,各组成要素通过种间的竞争、互利共生等作用机制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系统演化,系统运营呈现出多样性、进化性和自调节性等生态特征。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仍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征信环境不完善、协同监管效率低等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分工协作、构建大数据征信动态共享机制、推动多层次协同监管等多条优化路径,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高效健康运转。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基本概念
    (二)系统组成
        1. 生产者。
        2. 消费者。
        3. 分解者。
        4. 生态环境。
    (三)系统特征
        1. 多样性。
        2. 自调节性。
        3. 进化性。
    (四)运行机制
        1. 生态主体之间的作用机制。
        2. 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缺陷
    (一)生态主体缺陷
        1. 主体协作不足,粗暴竞争居多。
        2. 风险意识淡化,预警防控薄弱。
        3. 业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物种多样性。
    (二)生态环境缺陷
        1. 法律环境难以兼顾效率和创新。
        2. 社会征信环境不完善。
        3. 协同监管成熟度低。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
    (一)生态主体优化路径
        1. 加强主体协作机制建设。
        2. 健全金融风险预警防御机制。
        3. 培养互联网金融主体创新能力。
    (二)生态环境优化路径
        1. 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进程。
        2. 建立大数据征信动态共享机制。
        3. 提高多层次协同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内涵、国际经验与中国展望[J]. 张洋子.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2)
[2]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进路研究[J]. 黄子龙,和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3)
[3]互联网金融生态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生态机制构建研究[J]. 雷舰.  征信. 2018(01)
[4]互联网金融生态优化战略研究——基于与传统金融生态差异性视角分析[J]. 陆岷峰,徐阳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370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0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