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6 22:10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文以河北省石家庄近郊县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外输入成为维持系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利用率比全国和东部沿海平均水平都高。笔者对其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可行性作简要分析。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生态足迹(EF) 城郊 生态经济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海河流域合理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探讨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城郊区域作为经济上紧密依托城市、并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地区,无一例外地面临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两难选择,因此,如何测度和调控生态经济协调状况将是本类地区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测度、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命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2 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德本;赵冠伟;;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10期

2 史平平;尹君;张贵君;杨光;;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秦皇岛市发展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3 刘超;王翠欣;李强;;新一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4 罗汉红;李碧方;陈飞鹏;暨淑仪;;澳门1977~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5 郑德本;赵冠伟;;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6 杨廷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7 徐中民,陈东景,程国栋;中国经济系统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8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9 石惠春,程国栋,徐中民,张志强,张勃;学习型组织与生态经济研究团队建设[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10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平;邵剑文;洪长荪;汪红兵;聂刘旺;;黄山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刘新平;;土地资源利用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典型地区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刘洁;;生态足迹方法在城市尺度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魏涛;;公路物流园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刘新平;;土地资源利用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典型地区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刘庆;陈利根;何长元;;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建成;瞿理铜;;泉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及评价[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孙丽娜;王辉;;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欣;;济南市2000年生态足迹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方景清;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倪杰;土地循环利用:模式、控制、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王群;中国省区土地利用差异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成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宁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王健;滏阳河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吴双双;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董超;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可持续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海涛;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胡添虹;上海市崇明岛生态足迹时空动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艺潇;沙区乡村聚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模式筛选[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于翠;甘肃省张掖市生态承载力评价及预测[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徐中民,程国栋;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需求预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3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4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5 聂庆华;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能力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03期

6 徐中民,张志强;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2 熊鹰,王克林,郭娴,谢春花;生态足迹在可持续性定量测度中的应用——以湖南省2000年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3 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4 徐长春,熊黑钢,秦珊,李新萍;新疆近10年生态足迹及其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倪柏锋;陆国林;戴文广;;浙江省肉猪生态足迹及饲养阈值分析[J];浙江畜牧兽医;2010年05期

6 舒肖明,杨达源,董杰;山区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7 Helmut Haberl ,李蕾;生态足迹与人类初级生产力占用的比较[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1期

8 熊焰;;“超载”的地球[J];中国中小企业;2010年02期

9 王书华,王忠静;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3年03期

10 任茜,樊宏;初探生态足迹方法在县级城市的运用——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娴;朱利群;卞新民;;江苏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岳巧丽;周宝同;曹雪梅;;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历时性分析与战略调整思路[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3 魏涛;;公路物流园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王晶;赵锦霞;刘大海;吴桑云;;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旅游承载力模型及祥云岛实证分析[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冯民;顾晓薇;王青;景盯;严欢欢;;沈阳市1993—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章锦河;;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黄海;;基于生态足迹的重庆市合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师学义;王万茂;;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兰新萍;龙如银;;基于动态产量的长三角地区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鹏;杨桂华;;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标准[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环境工程学专家 沈阳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铁珩;你的生态足迹有多大[N];光明日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 任敏;北京人均生态足迹最高[N];北京日报;2010年

3 李利彬;“生态足迹”警示全球[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赵晓展;人类生态耗竭已超五成 中国生态足迹量全球第二[N];工人日报;2010年

5 记者 任荃;支撑现有生活需1.5个地球[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胜男 北京地球村 毛达;缩减生态足迹 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李利锋 徐彬;生态足迹列出大脚黑名单[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邓飞;1.2个地球才能维系中国式生存[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记者 王翰林;人类生态足迹超出地球承载力[N];科技日报;2007年

10 罗晖;人均生态足迹50年内增长两倍[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鹏;我国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伟杰;基于GIS和生态足迹方法的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4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谢鸿宇;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8 胡世辉;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郭秀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良;重庆市农业水土资源生态足迹动态研究—国家公顷法[D];西南大学;2010年

2 袁文博;基于生态足迹的南宁市生态安全评价[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孙左猛;辽宁省生态足迹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洪谦;生态经济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生态足迹在广东省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余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建省林业生态足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黄凤华;能值生态足迹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杜红梅;唐山市生态足迹测度及动态分析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丽佳;吉林省旅游生态足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丹;湖南省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动态测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艳娟;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与水环境压力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2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