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化德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8 20: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化德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阴山北麓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带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和高生态赤字"两高一低"的不可持续发展特点,同时结合1995-2010年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发展实际,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生态足迹供需非对称、经济结构非均衡、生产力水平低是产生生态足迹供需矛盾的根源,并讨论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团委;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农牧交错带 生态经济系统 化德县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212110309
【分类号】:F323.22;F224
【正文快照】: 农牧交错带地处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上,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该区脆弱型自然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适,严重制约了该地带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Rees①和W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2 刘晓荣;曹方;杜英;马燕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以民勤绿洲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蕾;;江苏省环境适宜的耕地规模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彭喜阳;;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准市场交易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3 尹小娟;钟方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4 徐中民,任福康,马松尧,郭庭天;估计环境价值的陈述偏好技术比较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5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6 程国栋;肖洪浪;徐中民;李锦秀;陆明峰;;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7 尚海洋;徐中民;;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8 马忠;龙爱华;尚海洋;;黑河流域张掖市物质流账户体系的初步构建[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9 苏芳;徐中民;;张掖甘州区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家庭虚拟水消费比较[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10 武翠芳;尚海洋;钟方雷;李玉文;焦文献;;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以及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关系初探——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江冲;陈哲;李论;;基于耕地资源价值的征地补偿探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林永钦;傅春;;湖泊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探析[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梅娟;温作民;魏远竹;;森林生态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A];“环境会计与西部经济发展” 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士武;叶舟;刘红;郑世宗;;小水电开发项目生态环境用水量损益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孟丽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承德兴隆县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建军;青藏高原地区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武文婷;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郭永奇;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吴海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江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罗贞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倪红珍;基于绿色核算的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江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莺;我国水污染责任保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戴新竹;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卢星星;纳版河流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框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慧;绿洲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支撑体系及效益评价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邹金伶;基于环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怀化市绿色GDP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军;湖南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邓小霞;丹东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9 李海鹰;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宁志红;基于网格技术的生态经济区划[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2 王长征,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3 张志斌;唐素然;赵拥华;;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8年03期

4 谢霞;贡璐;吕光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干旱区绿洲生态承载力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5 曹瑾;王生林;;甘肃省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1期

6 刘毅华;甘明超;;西藏土地沙漠化形成机制的生态足迹分析[J];中国沙漠;2006年03期

7 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3期

8 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高洪;陈旭东;毛志锋;;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1期

2 李成英;陈怀录;;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青海省耕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曹瑾;杨s

本文编号:377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7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