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可持续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0 05:13

  本文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可持续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恢复不但是自然和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经济过程,生态经济耦合是生态恢复成败及能否持续的关键。综合应用经济学、能值和生态足迹分析工具,系统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及其特征,旨在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00~2005年流域产业结构及其多样性显著改善,生产力显著提高并跨越低水平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农民的生活状况已经由温饱逐步迈向小康水平。基于能值的生态经济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2~2005年流域环境负载率(ELR)下降,持续性指数(ESI)增加。生态足迹结果显示流域2000年和2005年的生态盈余分别为0.03hm2和0.239hm2,新指标万元产值生态足迹(EFprod)分别为53.5hm2/万$和33.6hm2/万$,生态压力指数(EFPI)分别为0.980和0.838,流域处于弱可持续状态。上述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提高了流域资源利用和转换效率,环境负载率下降,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生产性有效空间的占用减少,可持续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是黄土丘陵区实现生态经济良性耦合、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生态恢复 生态经济耦合 能值 生态足迹 黄土丘陵区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资助项目(KZCX2-XB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502007)~~
【分类号】:F205;X171.4
【正文快照】: 生态恢复不但是自然的、技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经济过程,因为农民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生存和收入是第一位的。很多研究表明[1~7],在贫困的状态下,保护生态的社会公德和政策法规在农民生存压力面前往往苍白无力,此时的农民只重视短期直接经济利益,倾向于采取短期行为,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继周,贺达汉,王宁,朱兴运,李镇清;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J];草业学报;1995年02期

2 杨冬民,韦苇;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及对西部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1期

3 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年02期

4 董孝斌,高旺盛,严茂超;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5 李锐,刘国彬,穆兴民;改善生态与富民增收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中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3期

6 党小虎;刘国彬;李小利;薛

本文编号:380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80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