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山西果树观光生态园规划分析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12-23 20:15
  果树观光生态园(以下简称“果树观光园”)与普通农业生态园不同,它是指以果树为主体的观光型农业园,它是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涉及的学科有果树学、景观学、旅游学等多门学科。果树观光园的主要功能有果树生产、生态观光、娱乐科普等。目前,山西的果树观光园数量较少,具有特色的果树观光园更是寥寥无几,通过对山西地区现有的部分果树观光园进行实地调研后,作者选定两个果树观光园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在实地调研中,作者发现,在山西的部分果树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园内仍是传统的果园种植模式、经营模式单一、各地区果园内容同质化、不够重视景观效果等,这些问题是目前山西果树观光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写了以下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阐述果树观光园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发展现状,指出山西果树观光园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法。(2)对山西果树观光园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果树在果树观光园中的利用形式,并总结归纳山西适种果树在生长条件、观赏价值、果文化等方面的特性。(3)选取万荣县苹果主题公园与清徐县葡峰山庄作为案例...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果树观光园概述
        1.1.1 果树观光园产生的背景
            1.1.1.1 城市化加剧,城市生态恶化,人们愈发向往自然
            1.1.1.2 居民收入提高,旅游人数增多,生态旅游成为新热点
            1.1.1.3 果园数量的增长与果业的发展
        1.1.2 果树观光园的定义
    1.2 果树观光园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果树观光园的发展进程
        1.2.2 国内果树观光园的发展进程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山西果树观光园的建设条件
    2.1 区位及气候条件
    2.2 山西果树种质资源
        2.2.1 山西适种的乔木果树
        2.2.2 山西适种的灌木果树
        2.2.3 山西适种的藤本、草本果树
    2.3 山西独特的果文化
        2.3.1 山西的枣文化
        2.3.2 汾州的核桃文化
        2.3.3 万荣的苹果文化
3 果树观光园中果树的利用现状分析
    3.1 果品生产
    3.2 采摘
    3.3 新品种推广示范
    3.4 园艺技艺展示
    3.5 文化展示与教育科普
    3.6 观赏
        3.6.1 观花
        3.6.2 观叶
        3.6.3 观形
        3.6.4 观果
        3.6.5 盆栽果树
4 山西典型果树观光园的案例分析
    4.1 万荣苹果主题公园
        4.1.1 区位及背景分析
        4.1.2 园区设计
            4.1.2.1 生产采摘区
            4.1.2.2 果文化展示区
            4.1.2.3 园艺技艺展示区
            4.1.2.4 新品种推广示范区
            4.1.2.5 观光休闲区
        4.1.3 平面规划分析
        4.1.4 优势及不足
    4.2 清徐县葡峰山庄
        4.2.1 区位及背景分析
        4.2.2 园区设计
        4.2.3 平面规划分析
        4.2.4 优势及不足
5 武乡梅杏主题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5.1 可行性分析
        5.1.1 区位条件
        5.1.2 文化条件
        5.1.3 产业基础
        5.1.4 制约条件
    5.2 园区选址
    5.3 设计指导思想
    5.4 设计构思
        5.4.1 红色旗帜,永屹不倒
        5.4.2 星月夜下的梅杏花
        5.4.3 元素提取
    5.5 平面规划
        5.5.1 元素体现
        5.5.2 交通分析
        5.5.3 节点分析
    5.6 植物配置
        5.6.1 果树配置
        5.6.2 园林植物配置
    5.7 活动设计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本文编号:3874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874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