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7-10-18 22:34

  本文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演替 产业分叉 演化经济地理学 转型国家


【摘要】:产业结构演替是传统的研究话题之一,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及其内生技术动力。但影响产业结构演替的要素众多,并随研究区域、行业及产业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植性。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地理学为更好地理解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但研究转型国家产业结构演替时,需要对起源于欧美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进行修正。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结构分析框架及演化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研究,并在评述其发展背景和研究特色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结合中国发展特点,讨论了现有的产业结构演替研究在中国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替 产业分叉 演化经济地理学 转型国家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3,415307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3506)
【分类号】:F121.3
【正文快照】: 产业结构演替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传统话题之一。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产业不断地演替,才能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演替的目标是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创造性毁灭才是区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1]。从长期来看,新产业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建,陈太政,覃成林;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创新——兼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特点[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2 覃成林 ,乔家君;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3 覃成林;“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J];经济地理;2002年01期

4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年01期

5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6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5期

7 李小建;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8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9 陆大道;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发展基本议题演变的评述——为“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中译本所作序言[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10 严艳;郭振武;;新时期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探讨——《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导论》的教学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法;黄叶芳;;21世纪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与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甘国辉;;信息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卫东;;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及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国平;;日本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借鉴[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苗长虹;魏也华;;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龙拥军;;成人高筹院校经济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苗长虹;;经济的四种形态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邓宏兵;;投资环境学——经济地理学新的学科增长点[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艾少伟;苗长虹;;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经济地理学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姜晔;吴殿廷;宋涛;杜亚敏;;经济地理学的前景与方向——从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起[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明海英;经济地理学:“两头正往一起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艾少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关系、嵌入与通道的内在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吴强;经济地理学可为区域规划提供学术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夏业良;新贸易理论与经济地理学的交融[N];文汇报;2008年

5 王侃;竞争的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丽娟;中国经济行为跨区间分布的理论检验[D];复旦大学;2012年

2 田莹;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老工业区的创意转型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雁;基于Web的实验经济地理学平台开发与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7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057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