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政策范式转型
本文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政策范式转型 出处:《江海学刊》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我国长期实施的以"直接干预市场、替代市场与限制竞争"为特征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已不能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为此,必须综合考量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未来趋势,积极推动产业政策范式转型,使产业政策真正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沟通政府与市场的重要支点,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支撑。
[Abstract]: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s the main line of China's economic work and the focus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eriod. The selective industrial policy, characterized by substitution of market and restriction of competition,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policy paradigm, make industrial policy truly become a link between macro and micro, the important fulcru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provide a good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
【基金】: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江苏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研究”(项目号:2016MSJ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0
【正文快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由于低端产品供给相对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相对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供需结构错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以需求管理为主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林毅夫: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J];创新科技;2012年02期
3 易珏;;结构性改革转向[J];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4 迟福林;;我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5 迟福林;基础性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J];煤炭企业管理;2001年08期
6 刘煜辉;;中国回避不了结构性改革[J];新财经;2009年09期
7 迟福林;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J];港口经济;2001年04期
8 杨涛;;结构性改革要避免“病急乱投医”[J];当代贵州;2014年12期
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全面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建议(12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75期
10 史蒂芬·罗奇;;亚洲皆醉中国独醒[J];科技智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锋;;当前产业政策反思[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2 李蔚倩;;日本产业政策历程对对淄博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金融危机的分析视角[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陈少强;;全球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取向[A];第五届(2012)中国油脂化工行业年会论文集(补充)[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嵩;马续田:结构性改革或从财税及金融突破[N];中国保险报;2013年
2 傅云威;给中国结构性改革多点耐心[N];经济参考报;2014年
3 记者 张文绩;结构性改革到了十字路口[N];上海金融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听雨;欧洲经济需要结构性改革[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日本结构性改革剑指强化产业竞争力[N];证券时报;2013年
6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分析师 任泽平;刺激是最大风险 结构性改革尚待加力[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张军;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马骏;区别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9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主要作者 安德鲁·伯恩斯;结构性改革铺垫长期增长[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蒋飞 实习生 王燕芬;国际投资者期待中国坚持结构性改革[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小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陈韶华;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敬云;制度创新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2 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3 赵斯琪;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6年
4 童超群;产业政策、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文娟;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6 包宁芳;分权治理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政策效果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7 王磊;论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转型[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孙姝;产业政策全方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楠;俄罗斯产业政策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李晨;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1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