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3 16:17

  本文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出处:《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人居环境 时空分异 驱动机理 熵权法 辽宁省


【摘要】:总结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探讨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与机制。运用熵权法测算人居环境质量,以辽宁省14市为例,研究2005-2014年其人居环境的时间过程、空间格局、系统属性以及驱动机理。结果显示:(1)时间分异特征。辽宁省10年间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现为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离散程度特征;辽宁省人居环境大致分为以沈阳和大连为主的人居环境核心区,以盘锦和鞍山为代表的人居环境过渡区,以及阜新和朝阳为代表的人居环境起步区。(2)空间分异特征。10年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屋脊"式空间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中部向两侧逐步递减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中部"屋脊"的南北两侧呈现出大连和沈阳两个高点;而且呈现出"双核""三元"式空间分异。(3)系统分异。10年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有明显的系统分异;系统时间分异,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系统区域分异,支撑系统、社会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较为明显,居住系统、人口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较小,环境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最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供给侧与需求侧要素以及人居环境的主体"人"是城市人居环境时空分异、系统分异的形成机理。
[Abstract]:Summarize the rule of development of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mechanism. Using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 14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research on 2005-2014 in its time course, environment spatial pattern, system attributes and driving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ed: (1)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10 years tim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iaoning residential trend; performance has remarkable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human settlements of Liaoning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re area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Shenyang and Dalia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ransition zone in Panjin and Ansh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Fuxin and Chaoya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starting area. (2)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10 in Liaoning Province during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show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oof type, spatial structure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is central to both sides gradually decreasing. Sign, showing Dalian and Shenyang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high "roof"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s; and showing a "dual core" and "three yuan" type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3) system differentiation from.10 in Liaoning city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 has obvious difference; the system time difference, showing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system; reg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system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s obvious, living system, popul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mall, betwee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ystem differentiation. The minimum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y society,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de factors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main "person" is the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ti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58,4117113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2136110001)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LR2013050)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1引言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等使得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则成为地球上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城市不仅仅具有正面积极的经济集聚效应,伴生而来的PRED问题也日益成为政府、民众关注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铭;田深圳;;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J];地理科学;2015年12期

2 武廷海;张能;;作为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5年06期

3 李雪铭;田深圳;杨俊;张峰;孔凡强;;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4 李雪铭;田深圳;张峰;杨俊;张春花;;特殊功能区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以大连市10所高校为例[J];城市问题;2014年02期

5 张英佳;李雪铭;夏春光;;中国地级市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耦合发展空间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2期

6 杨兴柱;王群;;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7 李双江;胡亚妮;崔建升;沈洪艳;;石家庄经济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演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8 吴箐;程金屏;钟式玉;李宇;;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9 丛艳国;夏斌;;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阶层分异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10 魏伟;石培基;冯海春;王旭峰;;干旱内陆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晴青;朱媛媛;陈佳;高岩辉;李伯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格局及优化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2 李航;李雪铭;田深圳;李松波;赵朋飞;;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3 张嘉琪;王春艳;宁雄;刘毅;;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三大安全”水平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年04期

4 马黎;;以用户为中心的城市社区公共设施服务设计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7年12期

5 陈如铁;马健;;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体系中规模与距离关系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7年06期

6 王毅;陆玉麒;车冰清;陈博文;丁正山;;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测评[J];山地学报;2017年03期

7 阿依努尔·买买提;玉米提·哈力克;娜斯曼·那斯尔丁;;基于3S技术的开孔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9期

8 马聪;陈莺;;基于VRML的村落空间特征体验测评——以德宏州芒东村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9 余斌;卢燕;曾菊新;朱媛媛;;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2017年03期

10 尚蕾;杨兴柱;;国内外人居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及比较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长虹;胡志强;;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3期

2 李雪铭;张英佳;高家骥;;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3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年08期

4 吴健生;刘浩;彭建;马琳;;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J];地理学报;2014年06期

5 叶裕民;陈丙欣;;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特征[J];城市问题;2014年04期

6 李雪铭;田深圳;杨俊;张峰;孔凡强;;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7 李雪铭;田深圳;张峰;杨俊;张春花;;特殊功能区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以大连市10所高校为例[J];城市问题;2014年02期

8 王丽;邓羽;牛文元;;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9 王洋;方创琳;盛长元;;扬州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与模式演变[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10 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于正松;胡毅;周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和兵,林逢春;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10期

2 李长坡;赵新军;吴国玺;;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定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12期

3 王志宪;张峰;;基于不同视角下的中外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分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22期

4 王坤鹏;;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来自我国四大直辖市的对比与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5 娄焱;宫小明;;白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梁雪;刘雪峰;;福建省城市人居环境问题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

7 ;创建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J];城乡建设;1997年11期

8 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9 李王鸣;陈晓平;陈怡平;李疏贝;;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与客观评价[J];浙江经济;1999年07期

10 蒋伶,宁越敏;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兰州城市人居环境优化途径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孙九林;李濵;;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王文华;李雪铭;;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郑古蕊;;北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计算与评价——以沈阳市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林魁;李赓;张燕青;;城市人居环境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讨[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倪玉娟;李雪铭;;近十年来我国优秀宜居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发展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敏文;;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9 杜婷;;长三角优秀旅游城市人居环境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张玉萍;李雪铭;;大连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特质评价[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巴海云;打造优美环境 构建宜人之居[N];酒泉日报;2007年

2 鲍丹邋王丽峰;山西晋中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毛贺平;加快环卫事业发展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N];衢州日报;2013年

4 杨林 (作者系市政协主席);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同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紧密结合起来[N];酒泉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张文寿 周勤;优化城市人居环境[N];酒泉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睿;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N];商洛日报;2006年

7 YMG记者;加快改造建设步伐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N];烟台日报;2011年

8 记者 秦建莉;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面貌[N];徐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杨青山;搞好南塬综合治理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N];渭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芝毅;我省城市人居环境“美如画”[N];江西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艳;游憩者的城市人居环境体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乐意;“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及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志勇;珠江三角洲城市人居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英佳;社区尺度城市人居环境类型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干立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何珊;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7 倪玉娟;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司莲花;山东省主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恒;武汉市区人居环境发展探索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孙志芬;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19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19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