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公平与再分配公平满意度研究——基于浙江省11个地区958份居民家庭问卷调查分析
本文选题:初次分配公平 + 再分配公平 ;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深入研究社会成员对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公平与再分配公平满意度的认知、判断与评价,对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促进分配公平,提高居民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由于个人与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政治资本、职业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居民对现阶段初次分配公平的满意度和再分配公平的满意度较高,且初次分配公平满意度大于再分配公平满意度,城镇居民的满意度大于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而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再分配公平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中,居民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平满意度、就业公平满意度、政府政务公开和公共信息透明度满意度、对帮扶弱势群体状况满意度等相对较低。
[Abstract]:Deeply studying the cognition,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memb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fairness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istribution fairness, and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resi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t present, the inequality degre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exceeds the reasonable limit, and the inequality degre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has great differenc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human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political capital, occupation and so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fairness and the redistribution fairness is higher,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fairnes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distribution fairnes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ural residents, but at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ural residents. Among the indicators of fair process, fair result and fair distribution, resi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fair public infrastructure, fair employment, open government affairs and transparency of public informati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s relatively low.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4NDJC015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8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4G03000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课题(20123326110003)
【分类号】:F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宝琴;张锡恩;;试析分配公平的前提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2 何建华;马思农;;分配公平: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3 胡坚;韩伟一;;试论分配公平与组织稳定的关系[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年01期
4 游岸;;《哥达纲领批判》对分配公平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1年03期
5 陆璐;;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对决策影响的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2011年02期
6 杨冠琼;刘雯雯;;分配公平的性质、演化特征及其决定因素[J];新视野;2012年04期
7 黄莺;;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公平[J];职业时空;2012年11期
8 李文峰;;分配公平话语中的哲学层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吴爽;彦堂;剑虹;;寻求分配公平的钥匙[J];东北之窗;2006年13期
10 夏正智;论分配公平的特征[J];发展论坛;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戴健林;冯燕;;当下中国人的选择:分配公平还是程序公平——中国人公平问题系列研究之一[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咏梅;;初次分配公平需重视要素所有权问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3 刘阳阳;李佳;;组织公平下的公平觉知:一个ERP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莫珍英;;分配公平与实现“广西梦”[A];2013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苏迅;;资源贫困与补偿机制研究[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长江;推进分配公平的有益探索[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魏文彪;“收入倍增”更需分配公平[N];陕西日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分配公平决定共建共享[N];深圳商报;2012年
4 傅达林;财富“蛋糕”分配公平还靠法治[N];检察日报;2012年
5 周人杰;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分配公平[N];人民日报;2013年
6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 陈兰生;有市场公平才有分配公平[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孙剑 《求是》杂志社经济部;改革要致力于分配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对重视和强调分配公平要有正确理解[N];中国人事报;2007年
9 省财政厅厅长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 钱巨炎;促进分配公平 倡导公平竞争[N];浙江日报;2012年
10 北京 卫兴华;反对“重视分配公平”,没道理![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f;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威;分配公平理论及对我国分配现状的检验[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燕;分配公平判断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宋丽萍;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与中国分配公平的实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刘达;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分配公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琳;邓小平分配公平思想与中国分配公平的实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09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0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