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在中亚及东南亚相互依存背景下中国参与区域性双边合作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8-05-23 14:37

  本文选题:双边主义 + 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 参考:《南京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经济的迅速增长。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涨幅近10%,期间有五亿中国人口摆脱贫困生活。与此同时,中国GDP指数的增长,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出口总额的增长标志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的军事强国以及首屈一指的制造出口大国。西方分析者认为东西方的力量将在动荡中达到平衡,然而中国分析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它的实力虽然在19世纪经历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后有所削弱,但必将再次繁荣,重新树立世界强国的威严。并且双方都认同中国将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并将重塑世界格局(Mahadevan,2012)。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00亿增长到了 2012 年的 82270 亿(World bank,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后的外交政策遵循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指导方针。这解释了为何当时的中国对于国际事务并不过多表态,且后来即使中国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仍然采取孤立主义,对于非中国的事务作壁上观。然而,在最近的这些年里,飞速的经济发展让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唇亡齿寒。这就要求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性事务,而不再是像之前一样对于别国的事务不多插手。很多分析家也推测,这样的情形很快就会改变。中国西部边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危机让其政治上不能再保持孤立,并且也为中国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宣扬"和平与和谐"的世界体系,也需要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性的决策,而不是一味地跟风其他参与国际事务国家的外交方针。"和谐世界"的核心体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如保卫领土主权完整、能源安全、反恐、反毒的需求(Chen,2014)。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政策需要涵盖的不仅仅是本国的需求,更要考虑其他国家需要消除对中国的疑虑,即确保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造成威胁。如此看来,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需要让美国知道双方都认可促进双边关系,而不会使政治局势更加紧张。中国1978年后的经济繁荣及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要求其重视世界性尤其是区域性合作。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中国需要制定一系列外交政策,以更好地扮演区域内的角色,推进区域安全与稳定。在全球化迅速推进和区域内部相互依存的今天,为了维护区域内的稳定,提升中国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军事自主权,中国要敞开胸怀,加深区域内的双边合作关系。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区域性双边合作的必要性。参与区域性双边合作,中国不仅能够保卫其正当利益,更好地维护南海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还能确保与中亚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制定的能源安全计划的实施。随着区域内相互依存关系及经济链的日益复杂化,此文要说明的还有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双边经济合作,并将其作为达到区域外交政策目标的工具性政策的原因。中国尤其应看重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各成员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特别是菲律宾和越南之间的合作关系。文章中将采用Keohane和Nye的复杂的相互依存理论对搜集到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并从合作涉及的能源安全、旅游、媒体和共同安全等方面进行论证。同时,文章还将说明,军事力量,作为一项长期可靠的外交政策,为何在近年来的政治自主斗争和中国贸易边界的扩展中的工具作用被削弱。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三个侧面分别是:等级制度的缺失,多渠道沟通以及军事力量的逐渐削弱。文中将从这三个侧面来分析所得数据并呈现多样的案例来说明在旅游、能源安全和投资等方面地区内各国的关系。
[Abstract]:In the past few decades ,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 Since 1978 , China ' s economy has continued to grow , with a rise of nearly 10 per cent , with a population of 500 million out of poverty . At the same time , the growth of China ' s GDP index , the enhancement of military power and the growth of exports have marked a weakening of the powers of the world ' s second - largest economy , the largest military power and the first one . Western analysts believe that China , as a world power , will once again prosper and rebuild the world ' s powers . Both sides agree that China will be the second major political force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will reshape the world landscape ( Mahadevan , 2012 ) . China ' 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 grew from 15 billion in 1978 to 82.7 billion in 2012 ( World bank , 2014 ) .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1978 has followed Deng Xiaoping ' s " low - profile " guidelines . Many analysts have speculated that such a situation will soon change . China ' s growing demand for energy and crisis in the western frontier of China has allowed it to participate more actively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China ' 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 The core of the " harmonious world " reflects China ' s growing need to safeguard territorial integrity , energy security , counter - terrorism and counter - narcotics ( Chen , 2014 ) . On the other hand , China ' s foreign policy needs to cover not only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 but also the need for other countries to eliminate doubts about China , that is , to ensure that China ' s economic growth will not pose a threat to the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other countries . As a political economy country , China needs to develop a series of foreign policies to promote region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现状[J];世界研究与开发报导;1987年09期

2 李岳云;日本的国际农业合作[J];世界农业;1993年01期

3 ;马来西亚与秘鲁加强双边合作[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6年01期

4 彭小年;;加渝交流新机制 双边合作新机遇[J];重庆与世界;2011年06期

5 王钢印;;哈土两国总统在双边合作问题上观点一致[J];中亚信息;2001年08期

6 伍福佐;沈丁立;;东亚能源开发与能源安全保障合作——中国的法律与政策视野[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7年00期

7 ;缅越加强双边合作[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4年16期

8 王延中;魏岸岸;;国际双边合作与我国社会保障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9 陈乐平;;论国际兼并背景下的反垄断法[J];金融经济;2006年10期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奥地利科学基金会2008年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通知”[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侠;屠景芳;;北极经济再发现下的国际合作状况研究[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1年卷第2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海敏、明大军;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在河内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冯树伟;我州与罗先特别市签订双边合作框架协议[N];延边日报;2010年

3 记者兰天;双边合作再加强[N];柳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刘刚;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联合新闻稿[N];人民日报;2011年

5 记者 谭晶纯;滇老签署10个双边合作项目[N];云南日报;2012年

6 驻新德里首席记者 牛震;拜登访印促加强双边合作[N];文汇报;2013年

7 记者 席锋宇;加强执法部门双边合作[N];法制日报;2014年

8 记者 暨佩娟;张高丽将与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N];人民日报;2014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深化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3年

10 ;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如莎(Maroodza Rangarirai Gladys);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Rudolf du Plessis(天行者);在中亚及东南亚相互依存背景下中国参与区域性双边合作的重要性[D];南京大学;2014年

2 于永洪;反垄断双边合作信息互换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西塞(Cisse Mahamadou Sadou);中国与马里政治、经济及文化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嫒;从印非论坛的形成浅析印非合作关系[D];外交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925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25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