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1-14 15:01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三年以来,三地协同共赢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以及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为重点的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等三方面。但三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仍然以人员和货物更便利进出北京为重点;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举措更多采取科学性和落地可行性均较少考虑的行政命令手段;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由于一些逻辑难题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缺乏而存在进展迟缓特征。在未来三地协同发展上,应逐渐实现三大转向:更多中央理性顶层设计为主转向基层主动创新为主,更多行政命令为主转向市场化调控为主,更多依赖北京资源外溢为主转向津冀自身创新发展为主。
[Abstract]:Since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three years ago,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ree places has been formed.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s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joint managemen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prevention,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eal estate industrie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non-core function of the capital. Howeve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three infrastructure still focuses on the more convenient access of people and goods to and from Beijing;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ake more scientific and landing feasibility of less conside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order means; The non-capital core function is slow to progress due to some logic problems and lack of relative measures. In the futur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places, we should gradually realize three major shifts: more central rational top-level design to grass-roots initiative innovation, more administrative orders to market-oriented control, More rely on Beijing resources spillover mainly to Tianjin-Hebei self-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bas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6jwzd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0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立岗;田家林;陈月梅;;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年15期

2 ;江苏省首批23家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获确认[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3 杨景祥;田艳;梁义科;左熠;;产业协同 “三力”强省[J];经济论坛;2008年13期

4 郑文智;叶民强;;基于投入产出的福建省鞋服产业协同水平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彭志忠;;县域经济产业协同成熟度分析与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杨洁;;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4期

7 王云平;王昌林;;三次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和政策建议[J];改革;2008年10期

8 安世银;;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2期

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3期

10 丁兆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J];财会研究;2012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申;京津冀产业协同:打破“一亩三分地”[N];中华建筑报;2014年

2 西安市统筹办经济处 执笔 沈允平 毛一斌 王伟峰;如何依托开发区带动模式实现产业协同[N];西安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云波;加强产业协同 打造桂北经济强县[N];桂林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正豪;京津冀产业协同思路初定 污染项目迁往冀中南[N];中国经营报;2014年

5 ;推动产业协同迈进[N];珠海特区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周源;让科技创新为长春经济安上新引擎[N];长春日报;2014年

7 通讯员 刘申 记者 解丽达;京津冀台办签署推进协同发展框架协议[N];河北日报;2014年

8 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 董军;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N];经济日报;2011年

9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丁兆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N];学习时报;2012年

10 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 王伊亮;把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昭昭;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罗斌;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佳仪;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刘彦;湖南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3 余慧;新常态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区际间产业协同的体制机制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4 陈宜海;合肥都市W产业协同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王阅;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李君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8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408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