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分析——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9-30 16:11
【摘要】:基于中国2000-2013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劳资议价能力的视角,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算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具有不对称性,资本方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劳动报酬份额1.78个百分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劳动报酬份额相对于公正基准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程度更高,这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处于"U"型下偏阶段的既有结论相契合;影响劳资议价能力的不同因素,在导致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的作用效应上有所不同。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报酬份额,这对于强调内需和消费的经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进而提振内需和消费的作用潜力可能有限,因此强调供给和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紧迫而必要。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过剩条件下促进经济适度发展的结构优化理论与对策研究”(项目号:13CJL015)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部崛起战略提高了中部地区经济质量吗?——基于政策绩效评估视角”(项目号:YC2016-S214) 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参与垄断行业创新路径和机制改革研究”(项目号:XS16177)的资助
【分类号】:F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勇良;;劳动报酬占比被低估并不重要[J];浙江经济;2010年11期

2 冯海宁;;劳动报酬占比:被高估还是被低估?[J];理论参考;2010年07期

3 梁兆国;;如何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J];新产经;2012年02期

4 张车伟;;如何认识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及含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关于社办工业的劳动报酬UO楲[J];中国经济问题;1959年05期

6 刘复本;刘兴军;;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山东审判;1995年01期

7 孙奉嫒;物质劳动报酬的增长[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8 郑士贵;中小企业的劳动报酬[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4期

9 孙奉媛;企业领导的额外劳动报酬[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10 刘尚希;;劳动报酬占比为何下降?[J];金融市场研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焕波;;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黄育云;贾云鹏;;关于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报酬关系的几点认识[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孙久文;;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刘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陈艳;;我国农民劳动报酬收入增长的因素贡献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崔朝栋;;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分配理论——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使用的“劳动报酬”概念引起的思考[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7 侯娜;;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林;;劳动报酬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9 张焕波;;有效提高工资收入,促进经济内外平衡[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玉星;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N];太原日报;2008年

2 王景龙 晓晨 王利;并非只要欠薪就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N];检察日报;2011年

3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让“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显威力[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州统计局;上半年全州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16.82%[N];果洛报;2013年

5 记者 罗琦 实习生 张安然;学生上岗实习应给予劳动报酬[N];广西日报;2014年

6 薛李竹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法条设置浅析[N];江苏法制报;2014年

7 记者 沈义;重庆四部门下发意见规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查办[N];检察日报;2014年

8 赵英颖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法院;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N];人民法院报;2014年

9 张国立;无支付劳动报酬能力而逃逸是否构成犯罪[N];江苏法制报;2014年

10 倪玮;我市重点企业劳动报酬大幅提高[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梓楠;基于不同产业劳动报酬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凤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苏军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张钰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D];延边大学;2015年

4 王茜;各产业中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5 王迪;河南省初次分配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孔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解读[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雪勤;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贾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范性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郭泽原;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吕丽娟;我国劳动报酬进一步提高的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4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44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