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7 23:15
【摘要】: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涵,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经济问题。根据消费需求上升经济规律以及我国居民消费实际,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另外,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提出与深化均与经济波动及消费波动直接相关,因而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还应包括平抑居民消费波动。 在理论分析文献中,促进消费增长和平抑消费波动被视作广告的重要经济功能。我国实际经济数据也反映出广告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上升的可能性和广告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可能性。在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较为迫切的背景下,本研究集中探讨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问题,主要包括1981年以来我国广告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性问题、我国广告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性问题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广告与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相关性问题。 在相关实证研究文献中,有关广告与居民消费相关性问题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本论文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基于定量研究开展实证分析,具体量化分析方法是将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并使用数理经济分析方法。本论文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结论进行演绎推理,提出有关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相关性的七个研究假设,建立相应的数学经济模型。接着使用我国实际数据,对七个假设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关于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性,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我国广告是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在相对富裕的城镇地区,广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拉动力更为强劲,并且超过了供给因素的影响力。我国广告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力有望随城镇化推进而大大增强。尽管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广告弹性并不高,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十年之内,我国消费广告弹性将经历缓慢增长期向快速增长期的重大转变。 关于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性,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广告起到了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广告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享受发展型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高于对生存生活型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不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短期变动较少受到广告的影响。网络广告是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增长的显著驱动要素,且网络广告的促进作用相比物流和网络银行交易因素更为突出。 关于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波动的相关性,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我国广告具有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经济功能。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广告费用增加类企业的销售收入水平显著高于广告费用缩减类企业的销售收入水平,实施反周期广策略的企业普遍实现了反周期销售增长。广告投放缩减类企业广告促销效果的衰减速度快于广告投放增加类企业广告促销效果的衰减速度,反周期广告策略促销效果的累积性更突出。 综上,本论文的基本结论为:无论是同时考虑供给因素,还是同时考虑收入因素,广告对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正向作用均十分显著地呈现出来,且广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拉动力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因而我国广告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广告增长拉动了居民全部八类消费的增长,且对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均高于对生存生活型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对居民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的影响尤其显著,因而我国广告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企业反经济周期的广告投放普遍实现了反经济周期的销售增长,且广告效果衰减速度相对较慢,因而我国广告是应对居民消费波动的重要工具;由于在经济繁荣时期,我国广告通过促进消费水平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经济紧缩时期,我国广告通过平抑消费波动成为经济波动的“减震器”,因而我国广告可以被称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基米德杠杆”。 基于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了加快发展全员广告素养教育和助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基本建议。本论文得出我国广告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经济因素的结论,但现实中我国政府部门与民众长期歧视误解广告,不能客观评价广告经济功能,因而本论文建议加快发展全员广告素养教育,为广告业发展创造有利社会环境。另外,本研究结论肯定了我国广告产业发展具有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因而本论文建议助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由于我国广告对居民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拉动力十分突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将日益关键,且我国广告业受困于企业规模弱小和缺少政策供给,在助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广告产业与重点产业的协同发展、农村广告市场的发展、内资企业规模化水平提升及广告产业政策体系鼓励导向强化问题。 最后,本论文提出了持续研究的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使用更多样的居民消费经济衡量维度,丰富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相关性实证研究的成果;除继续研究我国广告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问题外,对我国广告与投资、广告与出口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更全面理解广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拓展关于广告其它经济功能的实证研究,逐渐形成有关我国广告经济功能的较为完整的实证研究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3.8;F126.1
本文编号:2545974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3.8;F1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龙敏;浅析信息不对称对农村市场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2 徐明华;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12期
3 黄赜琳;;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4 陈乐一,傅绍文;中国消费波动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1年09期
5 孟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中国消费形态——对中国广告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若干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孙翠清;林万龙;;从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看拉动内需政策[J];当代经济;2009年05期
7 王文博,闫荣国;中国GDP最终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5期
8 王智;;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11年11期
9 梁小民;学会用价格调节[J];改革与理论;2001年07期
10 李喜岷;广告应该能消费[J];经营管理者;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545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4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