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约束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4 04:50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始终高于10%。然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其承受的能源压力及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这也倒逼着东北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 本文基于2007年东北地区17部门投入产出表建立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对不同经济增长率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潜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潜力进行了测算。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低碳的双重目标,理论上需要东北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差异十分明显,表明东北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所要求的优化结构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根据模拟结果,如果政府有意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望在2020年超额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和低碳目标;(2)产业结构调整潜力不仅受碳排放强度影响,也与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关,即在高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一些碳排放系数较高的产业随着碳强度约束的加强反而呈现出更大的调整潜力;(3)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应该呈现出“软化”趋势,即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 全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使用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模型设计。主要阐述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优化理论、和多目标规划相关理论,并将三者结合构造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第三部分是东北区域低碳约束下产业优化的实证分析。在第二部分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碳化目标和发展规划给出相应的约束,然后运用Excel工具对上述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进行规划求解,模拟不同经济增长与碳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结果。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模型测算结果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将规划期末第三产业达到期望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约束。图1为东北地区2006年以来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近年来,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第一产业平均比重在11%左右,,二次产业比重占到52%,三次产业平均占比为37%。各省也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得到优化,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关注,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本文设定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下限为40%。0.60 。'。0.00 ■屑,WIW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5;F121.3
本文编号:2582361
【图文】: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将规划期末第三产业达到期望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约束。图1为东北地区2006年以来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近年来,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第一产业平均比重在11%左右,,二次产业比重占到52%,三次产业平均占比为37%。各省也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得到优化,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关注,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本文设定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下限为40%。0.60 。'。0.00 ■屑,WIW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5;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付雪;王桂新;彭希哲;;哥本哈根会议目标下中国行业实际减排潜力研究——基于2007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经济投入产出表的最优化模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原毅军;董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4 胡琦;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理论演进与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_2排放[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7 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8 马仪亮;刘起运;;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双目标实现的艰巨性——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结构式测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9 张雷;李艳梅;黄园淅;吴映梅;;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1[J];中国软科学;2011年02期
10 夏炎;杨翠红;;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的行业节能潜力和节能目标分析[J];管理评论;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582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8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