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道路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29 03:00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是第二大社会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现代化的出现是商业革命的产物,一方面,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欧洲普通民众迫于无奈出海谋求生路;另一方面,和东方国家贸易的陆上交通受阻,只能选择海上航线,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帷幕,全球市场逐渐建立,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开启。现代化发展具有三个要素,分别是:科技、资本、世界市场。在三个要素之上构成了现代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生产工业化、经济市场化、思想自由化。从而产生了现代化发展的三个基本目的:人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打下物质基础。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文明面才形成了现代社会,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和现代国家的形成。但是由于资本增值的本性,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形成了物质生产悖论、人的生产悖论、社会关系悖论、精神生产悖论和人与自然悖论这五种发展悖论。也正是资本的本性造成了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具有局限性、现代国家具有狭隘性,因此资本主义必然会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在彻底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理念,重构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新唯物主义为立场,认为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个人所有制,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扬弃异化劳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积极做准备。两种现代化的发展方式都需要世界市场,社会主义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逆全球化相互对立却又相互统一,社会主义全球化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逆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独特的历史国情形成的适合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1;F091.91;F1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惠勤;;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12期

2 谢玉亮;;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解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3 刘荣军;;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还原与中国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2期

4 鲁力;;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发展前景论比较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刘荣军;;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发展悖论与理性重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11期

6 王晓升;;评鲍德里亚对时尚的后现代主义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3期

7 王奕琳;;浅析马尔库塞社会发展观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3年05期

8 丰子义;;关于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6期

9 丰子义;;社会发展与结构转换——马克思的研究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丰子义;;社会发展与现代理性构建[J];学习与探索;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605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05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