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3-29 21:12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后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一直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在财力不足、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种统的过多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日益深入急切呼唤经济体制的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从农村到城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改革成为燎原之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选择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本论文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体制改革所作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强邓小平调市场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全面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江泽民大胆实践,最终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完善。胡锦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习近平针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断,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论文最后总结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以便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完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济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F1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研究概况11-18
- 1.2.1 国内研究概况11-16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6-18
- 1.3 研究思路18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20
-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20-27
- 2.1 时代背景20
- 2.1.1 国内经济环境20
- 2.1.2 国际经济环境20
- 2.2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20-22
- 2.2.1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初步提出21-22
- 2.2.2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基本形成22
- 2.3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22-24
- 2.3.1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2-23
- 2.3.2 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23-24
- 2.3.3 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24
- 2.4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重要意义24-27
- 2.4.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24-25
- 2.4.2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25-26
- 2.4.3 加强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26-27
- 3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27-34
- 3.1 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时代背景27-28
- 3.1.1 国内经济环境27
- 3.1.2 国际经济环境27-28
- 3.2 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主要内容28-31
- 3.2.1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8-29
- 3.2.2 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29-30
- 3.2.3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30
- 3.2.4 阐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0-31
- 3.3 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提出的重要价值31-34
- 3.3.1 丰富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理论31
- 3.3.2 推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31-33
- 3.3.3 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33-34
- 4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完善34-40
- 4.1 时代背景34-35
- 4.1.1 国内经济环境34-35
- 4.1.2 国际经济环境35
- 4.2 胡锦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5-37
- 4.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35-36
- 4.2.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36-37
- 4.3 胡锦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意义37-40
- 4.3.1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7-38
- 4.3.2 为我国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南38-39
- 4.3.3 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提升到新阶段39-40
- 5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40-45
- 5.1 时代背景40
- 5.1.1 国内经济环境40
- 5.1.2 国际经济环境40
- 5.2 习近平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丰富内涵40-42
- 5.2.1 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41
- 5.2.2 发展方式转换41-42
- 5.2.3 增长动力转换42
- 5.3 习近平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42-45
- 5.3.1 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高度概括42-43
- 5.3.2 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趋势43-44
- 5.3.3 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44
- 5.3.4 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初稿”的新篇章44-45
- 6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J];文明与宣传;2001年01期
2 田心铭;;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腐败与反腐败[J];内部文稿;2001年02期
3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面临四个突出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3期
4 马里安,刘放军;共产主义理想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支柱[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年01期
5 王岐山;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J];中国改革;2002年01期
6 卢中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和走向[J];党建;2003年10期
7 张敦;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J];桂海论丛;2003年01期
8 刘波;;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阵地与熔炉(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房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百姓生活将有八大变化[J];八桂侨刊;2004年02期
10 ;《国务院关于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政策解读[J];政策w
本文编号:275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