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5:03
【摘要】: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增长方式也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新古典经济增长表明,经济的增长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很大程度取决于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对转变经济生产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首先通过对甘肃省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到甘肃省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在近年来在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提升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过程中,区域创新能力对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因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两个经济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运用熵值法对甘肃省2003—2016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各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建立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到以下结论: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在观测期内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主要归因于创新投入的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环境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在观测期的不断提升与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密不可分。在观测期内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有限,这主要与甘肃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难以市场化有关。因此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重视创新过程中企业和人才的作用,是提升区域创新对经济促进作用的重要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图文】:

综合水平,平均水平,甘肃省


甘肃省综合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甘肃省,统计年鉴,经费投入,数据来源


甘肃省历年内部经费投入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2001,2017)

经济增长质量,甘肃省,维度分析


2004—2017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课题组;刘苹;储流杰;;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安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J];安庆科技;2007年03期

2 刘赞扬;;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2018年04期

3 朱丽丽;胡静波;;创新驱动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4 沙文兵;李莹;;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评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5 毛伟;;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测及差异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10期

6 李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J];广东科技;2017年02期

7 程玲玲;;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7年03期

8 陈伟;;区域创新能力有关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5年24期

9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提升[J];中国科技奖励;2015年08期

10 周玉琪;;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对重庆和四川的实证研究[J];智富时代;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长生;;新世纪以来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及提升对策[A];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2015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文集[C];2015年

2 李光慧;;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发展耦合与多尺度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A];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9年

3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4 王浩;衣保中;;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李志燕;孙玉忠;肖玲诺;;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8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李海东;;知识经济与广东小康建设[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威鹏;肖泽磊;;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格局与分工对策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静;2011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出炉[N];科学时报;2011年

2 安沙;企业当家提升宁波科技创新[N];中国科学报;2012年

3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封葑;构建城市创新体系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N];沈阳日报;2018年

4 记者 陈瑜;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有变化[N];科技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叶青;补短板破瓶颈,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蝉联第一[N];科技日报;2018年

6 记者 李秀婷;粤区域创新能力蝉联全国第一[N];南方日报;2018年

7 记者 张梅;我省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促进乡村振兴[N];陕西日报;2019年

8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全省科技管理工作者聚焦区域创新能力建设[N];甘肃日报;2019年

9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理;兰州市多举措提高区域创新能力[N];兰州日报;2019年

10 记者 祁雷 通讯员 粤科宣;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一[N];南方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天译;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李涛;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杜心灵;资源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娟;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年

2 王生玺;中国省际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陈彬;广西城镇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4 魏宇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都新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朱威鹏;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姜琪;金融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万竹馨;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9 g社

本文编号:2786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86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