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7:41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我国目前逐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升级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凸显出现行的收入分配方式与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错配的现象。为此采取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长期维系经济高速运行,是保障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增长的基础。本文通过引入收入流动性视角,不仅可从短期测度居民是否拥有公平待遇,揭示国内收入分配方式与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合理衔接。还能概述长期收入差距与收入层级的动态变化关系。因此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层级群体的相对位序是“暂时性”的,亦是“持久性”的?以及考察因何种要素决定不同群体具有积极的向上流动性,并从较宏观层面动态考察长期收入不均等变化,最终以达到缓解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张的现实,为我国稳定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的中国家庭追踪数据(CFPS),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多元Logit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以收入流动性为切入点,通过城乡及地区划分考量地区收入流动性差异及层级人口密度流动变迁过程,试图构建出“影响因素→收入流动性→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制。经研究发现:教育年限依旧是影响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核心因素,对农村家庭短期收入流动性总体表现为向上促进效用,不仅有利于家庭收入地位的上升,还有利于防范家庭收入地位的下降。对城市地区家户仅表现为防范其陷入低收入地位单侧效用。就东中西地区家庭的收入流动性总体表现为抑制收入下滑的效用;居民幸福感水平也涌现出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和城市地区为显著促进效用,对东部与中部地区近期也显现出促进作用,然而对西部地区近期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从较宏观层面,就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方式考察因城乡及地区划分后,对收入流动性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影响。最后通过收入流动性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地区划分影响,发现2010-2012年间到2012-2014年间均呈现出极化现象弱化的现象。但有所不同是,在2012-2014年间城市地区为极化现象减退,农村地区为极化现象得到改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表现出与农村地区极化弱化现象一致的变迁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普及高等及职业教育质量及种类,优化居民个人能力提升,以适应我国现行经济转型升级。并着实推进因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及多样性增加,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加深等因素所带来的居民幸福感水平提升,确保居民获得较为公平的收入水平“向上流动”机率。均能促进我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正向增加,改变阶层人口密度,以弱化两级分化现象,达到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为我国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保驾护航。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6.2
【图文】:

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研究


城市地区相对收入核密度函数曲线

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研究


农村地区相对收入核密度函数曲线

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研究


东部地区相对收入核密度函数曲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晨;万广华;曹晖;;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极化的趋势及其分解:1988-2007年[J];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2 臧微;白雪梅;;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区域结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3 尚娟;王璐;刘延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年04期

4 龙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基于收入极化指数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15年02期

5 牛晓健;裘翔;王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基于一个新的方法与视角[J];金融研究;2014年04期

6 严斌剑;周应恒;于晓华;;中国农村人均家庭收入流动性研究:1986—2010年[J];经济学(季刊);2014年03期

7 尚娟;王璐;;基于CHNS数据的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12期

8 常亚青;;中国居民绝对收入流动性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9 杜冰青;吕之望;;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J];金融评论;2013年05期

10 陈娟;;基于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非参数估算[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云;纪宏;;测度收入分布变迁的相对分布方法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本文编号:2789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89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