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京津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21:45
   京津冀是我国三大增长极中发展最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带,在首都经济腹地的影响下,形成阶梯式的发展格局,各类资源被聚集在北京,形成资源泛滥,河北周边地区的发展与京津二地形成严重的经济落差,不仅不利于区域间的发展平衡,更不利于人口的有效流动,从而滋生出各类社会问题。要解决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借助区域协同创新,实现资源要素在地区间的有效流动,从而推动经济落差的平衡。国家政策的推动是促进京津冀平衡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历史性因素的制约,京津冀间的区域协同创新并不会一帆风顺,这对实现京津冀三地间的平衡发展所形成的制约和挑战是我们当前所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理论界,大多学者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从创新过程角度,将协同创新过程分成5个维度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尽管能够有效揭示各个创新环节的问题,但不利于对协同创新的治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结构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在治理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需依赖的对象。此外,协同创新作为地区平衡发展的手段,是为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而服务,但学者多疏于考察协同创新与创新目标实现间的关系,这样断层式的研究将会削减协同创新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基于对以上思考,本文决定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在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角度出发,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四个维度,选取66个指标,构建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创新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的创新绩效数据,利用Eviews对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梳理出当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间的创新协同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落差最为明显,而各创新主体内部资源投入不平衡、投入产出比不协调现象也十分严重。在创新绩效影响方面,各创新主体的推动作用大于区域间创新的协同作用大于内部主体的协同作用,其中政府在创新绩效的增长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影响胜于企业的影响。这样的结果要求我们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政府的推动力量,同时要竭力推动资源在各区域创新主体间的平衡,加强区域间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要素的流动,实现京津冀地区间创新的平衡式发展。
【学位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4.3
【部分图文】:

创新绩效,参数法,生产函数,评价方法


国内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相对较多,重点研宄视角在于区域创新绩效逡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相应的评价方法选择上。目前学术界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逡逑绩效有两大类,分别是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如下图2.1所示。主观评价逡逑法,很少有学者单独使用,一般都是和客观评价法相结合,如潘晓琳、田盈逡逑(2009)邋[5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创新绩效分析。客观评价法,分逡逑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非参数法是由学者Farrel邋(1957)提出,主要是构建生逡逑产前沿来计算生产的效率。后来的学者在Farrell的基础上提出数据包络分析逡逑法(DEA)。单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缺点是不能定量的解释、分析区域绩效逡逑评价的差别,为了克服这一弊端,Nasierowski、Arcelus邋(2003)邋[32]提出了一逡逑种新的研宄方法一邋DEA方法二阶段I/M/0模式。逡逑,层次分析法逡逑廔评判法逡逑/主观评价法逦逡逑/逦灰色关联分折法逡逑植糊综台谇价法逡逑计重方法逡逑创新绩效评价方法逦逦逡逑柯布-:ii格拉斯生jHS教逡逑户数法^邋酸歧卜数生产函数逡逑\逦I逦\陲机前沿生产函数逡逑客观评价法逦卜1哪13:生户率指数逡逑主成分分析法逡逑非参数法f因子分忻法逡逑\dea分析法逡逑图2.1创新绩效评价方法逡逑由于各研宄方法都有其理论特性,比如参数法的优点在于利用生产函数对逡逑创新过程进行描述,从而能够控制创新效率的估计,但其局限性也正在与此。逡逑而非参数法尽管由于假定不存在随机误差

京津冀,经费支出,经费投入,情况


3.1.2邋R&D邋经费逡逑R&D经费是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区域科技研发规模、创新能逡逑力和科技水平的核心指标。从图3-1R&D经费投入规模看,十二五期间京津冀三逡逑地总体呈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和GDP增速保持均衡。北京R&D经费投入规模最逡逑大,2015年总体投入1367.邋5亿元,是津冀两地R&D经费支出的1.6倍,天津次逡逑之,河北投入力度最小,这也符合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的分布,从前述分析可以逡逑看出,北京的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集中度是天津、河北两地的2逡逑倍,因此,R&D经费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地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但必须结逡逑合当地创新资源的分散情况考虑。北京虽然R&D经费投入规模大,但分摊到每个逡逑创新主体上,其实是和津冀二地相近的。从图3-1R&D经费投入强度看,京津冀逡逑三地在十二五期间的R&D经费投入强度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京津冀,人员,研发人员,增速下降


R&D人员是地区研宄开发活动和科技研发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研发人员比例逡逑反映了地区科技投入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决定了研发成果的质量和产量。逡逑从图3-2,可以看出2011-2015年期间,京津冀三地研发人员总体呈现增长逡逑态势、增速均呈下降趋势,但各地增速下降情况不一致。北京研发人员增速呈明逡逑显下降趋势,从2011年12.15%的高增速下降到0.14%的低速增长,这可能和北逡逑京科技研发发展较早,相关人才市场已饱和有关,保持高速增长的研发人员供给逡逑并不能提供相应高增速的研发效益。天津研发人员增速水平一直高于北京并保持逡逑大约10个百分点的距离,这可能和天津近几年的发展有关。天津毗邻北京,地逡逑理优势造就了北京对天津经济发展强有力的辐射效应,在近几年京津冀一体化发逡逑展的政策支持背景下,产业转移和人才输出均得以实施,因此天津研发人员保持逡逑高幅增长也是合理的。河北的R&D人员增速呈现先下降后增长趋势,从2011年逡逑的17.邋21%的高增速下降至7.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双龙;周海华;;基于组织资本的企业绩效差异成因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2 周泳宏;徐现祥;;外溢效应、绩效差异与转轨[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6期

3 王双龙;周海华;;组织资本与企业绩效差异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21期

4 陈立泰,姚树荣;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决定论——一种对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认识的新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姚树荣;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6 陈守明;王朝霞;;企业绩效差异来源的实证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年09期

7 刘友芝;高璐;;报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异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刘林青;陈晓霞;周潞;;强企业效应而弱行业效应: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差异分析[J];财政研究;2010年06期

9 邸强;唐元虎;;企业绩效差异的动态演进[J];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10 孙彩红;;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差异实证分析——基于317个地市级政府公共服务数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玉臣;朱金燕;;不同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比较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国正;三季度:整体业绩下滑小 行业绩效差异大[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明中 通讯员 李秀强 阚冠卿;绩效理念全覆盖[N];中国财经报;2018年

3 王群航;开放式 次新基金绩效差异较大[N];证券时报;2007年

4 孟然;听老外讲如何“看干部”(二)[N];组织人事报;2016年

5 徐林南;资源型总经理的特质与培育[N];中国保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电电;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实证测评及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林浚清;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绩效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力;孵化器绩效差异的内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韩兰华;战略联盟关系资本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6 鞠成婷;单、双任务条件下的风险决策绩效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姚树荣;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与绩效[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蕊;云计算投资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王娇;京津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雯;旅游学科教师的科研合作网络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4 刘姝;员工的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李小芳;吸收能力对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年

6 许辰皓;双重治理逻辑、管理层政治关联与公司绩效[D];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

7 刘建克;湖北省农村低保绩效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朱晓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徐慧慧;政府阶段性介入、情境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10 何维;我国上市公司兼并绩效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8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08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