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4.3
【部分图文】:
国内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相对较多,重点研宄视角在于区域创新绩效逡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相应的评价方法选择上。目前学术界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逡逑绩效有两大类,分别是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如下图2.1所示。主观评价逡逑法,很少有学者单独使用,一般都是和客观评价法相结合,如潘晓琳、田盈逡逑(2009)邋[5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创新绩效分析。客观评价法,分逡逑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非参数法是由学者Farrel邋(1957)提出,主要是构建生逡逑产前沿来计算生产的效率。后来的学者在Farrell的基础上提出数据包络分析逡逑法(DEA)。单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缺点是不能定量的解释、分析区域绩效逡逑评价的差别,为了克服这一弊端,Nasierowski、Arcelus邋(2003)邋[32]提出了一逡逑种新的研宄方法一邋DEA方法二阶段I/M/0模式。逡逑,层次分析法逡逑廔评判法逡逑/主观评价法逦逡逑/逦灰色关联分折法逡逑植糊综台谇价法逡逑计重方法逡逑创新绩效评价方法逦逦逡逑柯布-:ii格拉斯生jHS教逡逑户数法^邋酸歧卜数生产函数逡逑\逦I逦\陲机前沿生产函数逡逑客观评价法逦卜1哪13:生户率指数逡逑主成分分析法逡逑非参数法f因子分忻法逡逑\dea分析法逡逑图2.1创新绩效评价方法逡逑由于各研宄方法都有其理论特性,比如参数法的优点在于利用生产函数对逡逑创新过程进行描述,从而能够控制创新效率的估计,但其局限性也正在与此。逡逑而非参数法尽管由于假定不存在随机误差
3.1.2邋R&D邋经费逡逑R&D经费是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区域科技研发规模、创新能逡逑力和科技水平的核心指标。从图3-1R&D经费投入规模看,十二五期间京津冀三逡逑地总体呈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和GDP增速保持均衡。北京R&D经费投入规模最逡逑大,2015年总体投入1367.邋5亿元,是津冀两地R&D经费支出的1.6倍,天津次逡逑之,河北投入力度最小,这也符合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的分布,从前述分析可以逡逑看出,北京的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集中度是天津、河北两地的2逡逑倍,因此,R&D经费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地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但必须结逡逑合当地创新资源的分散情况考虑。北京虽然R&D经费投入规模大,但分摊到每个逡逑创新主体上,其实是和津冀二地相近的。从图3-1R&D经费投入强度看,京津冀逡逑三地在十二五期间的R&D经费投入强度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R&D人员是地区研宄开发活动和科技研发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研发人员比例逡逑反映了地区科技投入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决定了研发成果的质量和产量。逡逑从图3-2,可以看出2011-2015年期间,京津冀三地研发人员总体呈现增长逡逑态势、增速均呈下降趋势,但各地增速下降情况不一致。北京研发人员增速呈明逡逑显下降趋势,从2011年12.15%的高增速下降到0.14%的低速增长,这可能和北逡逑京科技研发发展较早,相关人才市场已饱和有关,保持高速增长的研发人员供给逡逑并不能提供相应高增速的研发效益。天津研发人员增速水平一直高于北京并保持逡逑大约10个百分点的距离,这可能和天津近几年的发展有关。天津毗邻北京,地逡逑理优势造就了北京对天津经济发展强有力的辐射效应,在近几年京津冀一体化发逡逑展的政策支持背景下,产业转移和人才输出均得以实施,因此天津研发人员保持逡逑高幅增长也是合理的。河北的R&D人员增速呈现先下降后增长趋势,从2011年逡逑的17.邋21%的高增速下降至7.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双龙;周海华;;基于组织资本的企业绩效差异成因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2 周泳宏;徐现祥;;外溢效应、绩效差异与转轨[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6期
3 王双龙;周海华;;组织资本与企业绩效差异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21期
4 陈立泰,姚树荣;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决定论——一种对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认识的新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姚树荣;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6 陈守明;王朝霞;;企业绩效差异来源的实证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年09期
7 刘友芝;高璐;;报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异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刘林青;陈晓霞;周潞;;强企业效应而弱行业效应: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差异分析[J];财政研究;2010年06期
9 邸强;唐元虎;;企业绩效差异的动态演进[J];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10 孙彩红;;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差异实证分析——基于317个地市级政府公共服务数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玉臣;朱金燕;;不同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比较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国正;三季度:整体业绩下滑小 行业绩效差异大[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明中 通讯员 李秀强 阚冠卿;绩效理念全覆盖[N];中国财经报;2018年
3 王群航;开放式 次新基金绩效差异较大[N];证券时报;2007年
4 孟然;听老外讲如何“看干部”(二)[N];组织人事报;2016年
5 徐林南;资源型总经理的特质与培育[N];中国保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电电;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实证测评及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林浚清;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绩效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力;孵化器绩效差异的内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韩兰华;战略联盟关系资本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6 鞠成婷;单、双任务条件下的风险决策绩效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姚树荣;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与绩效[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蕊;云计算投资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王娇;京津冀创新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雯;旅游学科教师的科研合作网络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4 刘姝;员工的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李小芳;吸收能力对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年
6 许辰皓;双重治理逻辑、管理层政治关联与公司绩效[D];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
7 刘建克;湖北省农村低保绩效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朱晓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徐慧慧;政府阶段性介入、情境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10 何维;我国上市公司兼并绩效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8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0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