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基于“再情景化”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2 12:26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就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上的互通交融,也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之相关的是中国如何讲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话语体系。"再情景化"无疑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在"一带一路"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再情景化模式掌握话语艺术并加以灵活运用。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上消除质疑的声音,完全掌握话语权,还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文章来源】:教学与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话语权的重要性与再情景化
    (一)话语权的重要性
    (二)“再情景化”与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二、再情景化模式
    (一)再情景化的概念
    (二) 再情景化的分类
    (三)“再情景化”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三、再情景化视角中的“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与国际话语权
    (二)再情景化与“一带一路”
    (三)利用好“再情景化”助力“一带一路”传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
四、中国如何构筑话语权
    (一)减少政治“硬传播”,利用普适的文化因素与共同的利益推动话语体系的再情景化,寻求国际合作
    (二)增强新媒体和非官方的发声力度,获取公民传播的力量
    (三)坚持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共同发展的方向,构建起独特的“丝路文化”
    (四)将“再情景化”落实现实行动,把话语转化为现实效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情景化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J].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5)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创新[J]. 刘小三,陈红.  当代传播. 2017(05)
[3]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国际话语权塑造[J]. 陈小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4]“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权探析[J]. 王义桅.  探索. 2016(02)
[5]跨文化交际的话语解读:再情景化模式[J]. 田海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6]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机制的构建[J]. 郑士鹏.  学术交流. 2015(12)
[7]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J]. 刘永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本文编号:2972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72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