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伏牛山区产业结构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19 21:08
  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伏牛山区是我国南北自然过渡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生态系统乃至全国生态系统构成中都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但是,目前伏牛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伏牛山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区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虽然近几年在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远远不够。因此,调整伏牛山区产业结构,对伏牛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和归纳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地理学、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等理论,选取伏牛山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伏牛山区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首先运用产业趋同度、产业集中度、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伏牛山区产业结构现状;利用地学统计方法建立生态遥感指数,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四个方面评价伏牛山区生态环境质量...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伏牛山区产业结构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循环(杨建新,1998)

伏牛山区,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


图 3-1 2000-2015 年伏牛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图 3-2 2000-2015 年伏牛山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伏牛山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由图 3-3 可以看出:

伏牛山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


3.2.1 区域产业结构的一般特征研究期间,伏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GDP 从 173 亿元,增长到 1330 亿元。从图 3-1 和图 3-2 可以看出:研究期间,伏牛山区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第一产业稳中有升,但是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 2010 年以前上升幅度明显,增长速度远高于第一、三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在 2010 年之后增长迅速,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由此可见,在 2010 年以前,伏牛山区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从 2010 年之后,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再认识——基于IPAT模型的城市碳排放分析[J]. 王丽,欧阳慧,马永欢.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2]海洋产业生态化关键因素识别[J]. 秦曼,杜元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2)
[3]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湖南省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J]. 颜建军,徐雷,李扬.  经济地理. 2017(06)
[4]嘉兴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政策分析[J]. 阮娉婷,陈静娜.  管理观察. 2017(12)
[5]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 陆道芬,黄伟新.  生产力研究. 2017(04)
[6]多因素驱动下的中国城市环境效应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J]. 翁智雄,马忠玉,葛察忠,程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7]经济快速增长区建筑用地变化及其对生态质量的影响——以福建晋江为例[J]. 施婷婷,徐涵秋,唐菲.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4)
[8]城市产业生态网络特征与演进规律——以北京市为例[J]. 赵秋叶,施晓清.  生态学报. 2017(14)
[9]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与CO2排放的耦合关系[J]. 曹丽斌,蔡博峰,王金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10]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基于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许正松,孔凡斌.  鄱阳湖学刊. 2017(01)



本文编号:309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9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