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逐渐提高,消费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经济的主要动力,也是丰富人类生活的重要法宝。人们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丰富的物质财富激发了人们的欲望,带来许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不仅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意识到解决消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因此,急需一种科学、合理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消费模式,那就是生态消费。生态消费是一种适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消费模式,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消费模式。可以说,生态消费的出现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哲学和生态学视角对生态消费进行研究,首先,研究生态消费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和生态消费的内涵。其次,分析生态消费的特征并阐明生态消费的意义。再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消费主体、消费方式、消费水平等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消费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消费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生态消费的市场环境、科技产业、法律制度等层面进行反思。最后,提出践行生态消费的几点建议,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生态消费 问题 对策 生态经济 生态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5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0-11
- 1. 研究背景10
- 2. 选题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
- 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5
- 1. 研究方法14
- 2. 创新点14-15
- 一、生态消费的提出、理论依据及内涵15-24
- (一)生态消费的提出15-18
- 1. 基于生态危机提出生态消费15-16
- 2. 基于消费主义提出生态消费16-17
- 3. 基于生态需要提出生态消费17-18
- (二)生态消费的理论依据18-20
- 1. 生态人类学——人类、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8
- 2. 生态哲学——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8-20
- 3. 生态经济学——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理20
- (三)生态消费的内涵20-24
- 1. 消费20-21
- 2. 生态消费21-22
- 3. 生态消费与相关概念的辨析22-24
- 二、生态消费的特征及意义24-28
- (一)生态消费特征24-25
- 1. 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24
- 2. 生态消费具有可持续性24-25
- 3. 生态消费具有全面性25
- 4. 生态消费注重人的精神消费25
- (二)生态消费的意义25-28
- 1. 生态消费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5-26
- 2. 生态消费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26-28
- 三、我国生态消费的问题和反思28-36
- (一)我国生态消费的问题28-32
- 1. 生态消费观念淡薄28-29
- 2. 生态消费市场供需不平衡29
- 3. 生态消费产业缺乏技术支持29-31
- 4. 生态消费制度体系不完善31-32
- (二)对我国生态消费问题的反思32-36
- 1. 生态消费的文化观宣传尚待加强32-33
- 2. 生态消费的市场环境尚待完善33-34
- 3. 生态消费的科技产业尚需发展34
- 4. 生态消费的法律和制度尚待健全34-36
- 四、践行生态消费的建议36-43
- (一)加强生态消费文化观的宣传和教育36-37
- 1. 树立生态消费观念36
- 2. 增强生态消费教育36-37
- 3. 加大生态消费宣传37
- (二)完善生态消费的市场环境37-39
- 1. 培育良好消费环境37-38
- 2. 平衡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水平38
- 3. 完善生态消费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8-39
- (三)大力发展生态消费的科技产业39-41
- 1. 构建生态消费科学技术体系39
- 2. 推广产业生态化39-40
- 3. 发展新型生态产业40-41
- (四)建立健全生态消费的法律和制度41-43
- 1. 完善法律建设,为生态消费提供法律保障41-42
- 2. 优化制度体系,确保良好的生态消费制度环境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贯岐;对生态消费问题的探讨[J];理论学刊;2002年06期
2 李贯岐;对生态消费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3 杨松茂;生态消费:人类消费行为发展的深度思考[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4 柏建华;生态消费行为及其制度构建[J];消费经济;2005年01期
5 卿定文;张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生态消费[J];消费经济;2006年03期
6 陈艳玲;;论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及其意义[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7 陈然;;生态消费对市场经济切入的促进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7期
8 官锡强;;生态消费的价值合理性与人的全面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9年11期
9 张筱薏;周延蓉;;消费主义对生态学的背离及生态消费研究的新视角[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邱高会;;我国生态消费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市场;2010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小燕;马佰莲;;生态文明视角下消费和幸福关系的思考—对消费主义幸福观的批判[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官锡强;;生态消费的价值合理性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光;王昊;;生态服务消费的理性选择:生态消费[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邱耕田;施敏;何玲玲;;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冬兰;生态消费:时髦,还是环保?[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郑铁峰;多样化生态消费教育工作显成效[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3 洪佳慧 缪小霞;生态消费有了教育基地[N];温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陈蜜 报道组 陈燕燕;海霞旅游助推生态消费[N];温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潘颖颖;生态消费,期待市民多捧场[N];温州日报;2011年
6 夏晓薇 黄薇;黄岩农产品生态消费基地挂牌[N];台州日报;2010年
7 彭波 谢亚丽 陈思思;温岭成立农产品生态消费教育体验基地[N];台州日报;2011年
8 陈秀丽 王慧庆;黄岩:全市首设农产品生态消费教育基地[N];台州日报;2010年
9 王德惠;生态消费催生葡萄酒生态营销[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雅明;中国健康消费论坛通过《中国产地生态消费倡议书》[N];中国贸易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永利;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秦鹏;生态消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房尚文;“生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昕宇;生态消费观的哲学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翔;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11年
3 徐泽岭;贫困消费和生态消费关系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4 刘世超;中华传统生态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丽丽;生态消费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于佳蕾;生态消费观的哲学解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崔婷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王瑶;我国生态消费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李晓芳;北京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宁小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消费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