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5 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取得了前所未有成绩。然而由于在全国层面采取优先发展局部区域的非均衡发展策略,使得中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为了解决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获得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国家提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战略。在区域的协同发展中经济要素的有序、合理流动十分重要。人口作为所有经济要素中最活跃、流动性最强的因素,人口的流动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梳理区域协同发展内涵、动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和结果,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人口条件,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人口流动格局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等问题;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11地区的复合经济系统协同度模型、流入人口集中度指数对人口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口流动与区域协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口流动的规模、方向、格局特征决定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在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内同时进行,而是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因为资源优势或政策支持等外部条件而优先发展,这样就形...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分析


00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总流入人口空间分布图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分析


00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际流入人口空间分布图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分析


00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其他区域流入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阶段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变动的新特点及服务管理创新[J]. 梁勇,马冬梅.  理论与改革. 2018(01)
[2]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定量测度[J]. 张杨,王德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3]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J].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9)
[4]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区域经济比较[J]. 刘钰.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12)
[5]京津冀地区经济的时空特征及对协同发展的思考[J]. 王岩.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11)
[6]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比较分析[J]. 魏亭亭,周桂荣.  经济界. 2017(01)
[7]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J]. 王海龙.  工业经济论坛. 2016(06)
[8]京津冀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度分析[J]. 金浩,李娜.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6(04)
[9]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与要素协同度测度及实证研究[J]. 武玉英,魏国丹,何喜军.  软科学. 2016(05)
[10]基于要素流动的长三角经济带经济体协同发展研究[J]. 曲泽静,张慧君.  统计与决策. 2016(06)

博士论文
[1]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袁园.吉林大学 2013
[2]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 王力年.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曾明星.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序参量的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D]. 陈盼.昆明理工大学 2013
[2]人口流动视角下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 杨炯.浙江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19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19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