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机制 ——基于偏向技术进步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25 03:36
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但技术进步和适当的环境规制对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的增长逐渐转移到经济发展效率上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代表性指标更能准确地评估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约束,本文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现有的经济发展效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为本文提供了指导性的研究基础。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在区域上具有异质性,但从空间角度进行的研究目前较少。但是,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已产生外部性问题,而伴随着要素的流入和留出,区域间的技术也会产生外溢作用,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应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将能源消耗,实际资本存量和生态服务价值之和作为总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同时作为投入要素,将二氧化硫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以及绿色GDP作为期望产出计算得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该指标的计算基于测量SBM的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此外,本文还根据相关数据(如绿色GDP,总资本存量和就业数据)估算了2004年至2015年中国在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偏差。为了一步考察其...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图 4.1 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省份技术进步方向地理格局演变图Fig.4.1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echnical Progressive Trend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of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Evolution
图 4.2 松弛变量原理图Fig.4.2 Relaxation variable schematicDF 指标构建 F re et al.[51]等人将其深化发展ves et al. (1982)[52]等人发明,199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住分离还是恪守故土?——基于CHIP数据的经验分析[J]. 卢飞,刘明辉,王嵩.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1)
[2]中国科技及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研究[J]. 张建清,孟珊,王嵩,季轶凡.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1)
[3]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J]. 王林辉,袁礼. 经济研究. 2018(11)
[4]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两难还是双赢?[J]. 黄庆华,胡江峰,陈习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1)
[5]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易明,李纲,彭甲超,陈文磊. 管理世界. 2018(11)
[6]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应的检验[J]. 杨志安,王佳莹. 生态经济. 2018(11)
[7]创新补偿抑或遵循成本? 污染光环抑或污染天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双假说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J]. 朱金鹤,王雅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20)
[8]环境规制政策下创新驱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袁宝龙,李琛. 产业经济研究. 2018(05)
[9]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J]. 刘华军,李超,彭莹.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4)
[10]环境约束下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测度及其空间效应分析[J]. 孙才志,王雪利,王嵩. 经济地理. 2018(09)
博士论文
[1]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D]. 周喜君.山西财经大学 2018
[2]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D]. 钱娟.新疆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混晶相二氧化钛的合成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D]. 王亚飞.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戴杰.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657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图 4.1 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省份技术进步方向地理格局演变图Fig.4.1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echnical Progressive Trend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of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Evolution
图 4.2 松弛变量原理图Fig.4.2 Relaxation variable schematicDF 指标构建 F re et al.[51]等人将其深化发展ves et al. (1982)[52]等人发明,199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住分离还是恪守故土?——基于CHIP数据的经验分析[J]. 卢飞,刘明辉,王嵩.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1)
[2]中国科技及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研究[J]. 张建清,孟珊,王嵩,季轶凡.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1)
[3]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J]. 王林辉,袁礼. 经济研究. 2018(11)
[4]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两难还是双赢?[J]. 黄庆华,胡江峰,陈习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1)
[5]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易明,李纲,彭甲超,陈文磊. 管理世界. 2018(11)
[6]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应的检验[J]. 杨志安,王佳莹. 生态经济. 2018(11)
[7]创新补偿抑或遵循成本? 污染光环抑或污染天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双假说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J]. 朱金鹤,王雅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20)
[8]环境规制政策下创新驱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袁宝龙,李琛. 产业经济研究. 2018(05)
[9]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J]. 刘华军,李超,彭莹.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4)
[10]环境约束下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测度及其空间效应分析[J]. 孙才志,王雪利,王嵩. 经济地理. 2018(09)
博士论文
[1]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D]. 周喜君.山西财经大学 2018
[2]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D]. 钱娟.新疆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混晶相二氧化钛的合成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D]. 王亚飞.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戴杰.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6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5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