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新一线”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时空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03:38
  文章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为研究背景,以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目的,对“新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及其随时空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选择“新一线”城市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2个方面因素:一是根据统计数据的分析结论,“新一线”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量和经济效率,相对于传统的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具有明显优势,它的经济发展更有活力;二是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发展比较快,经济增长迅速,年均全国GDP贡献率均超过2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的走势,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表明,以上四种类型城市的经济本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其竞争力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其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考虑到新时期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趋势,文章在传统城市竞争力理论雏形中加入城市外部关系因素,构建了新时期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从共性和特性两个方向出发,在传统指标体系中增加“新一线”城市类型的新特点,如各种各样的区位优势、信息流、城市网络节点优势、国际化水平等各特性指标,最终构建了包含8个方面共52个指标的“新一线”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新一线...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一线”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时空变化研究


011、2013、2015年“新一线”城市经济竞争力(F1)聚类树形图

聚类树,形图,科技竞争力,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5.7 2011、2013、2015 年“新一线”城市经济竞争力(F1)聚类树形图Fig. 5.7 The cluster tree graph of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F1) of new first-tier cities in 2011、2013 and 2015.

聚类树,形图,城市社会,城市环境


93图 5.9 2011、2013、2015 年“新一线”城市社会和谐竞争力(F3)聚类树形图Fig. 5.9 The cluster tree graph of the social harmony competitiveness (F3) of new first-tier cities in 2011、2013 and 2015.图 5.10 2011、2013、2015 年“新一线”城市环境竞争力(F4)聚类树形图Fig. 5.10 The cluster tree graph of the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F4) of new first-tier cities in 2011、2013 and 20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地市经济发展不平等的时空关联结构演变[J]. 申鹏鹏,周年兴,张允翔,王坤.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1)
[2]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性分析[J]. 李瑾,冯献,郭美荣,马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1)
[3]新一线城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时间演变分析[J]. 王廷魁,王争艳,周滔.  建筑经济. 2017(10)
[4]新一线城市,到底新在哪[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25)
[5]“新一线”的城市进阶[J]. 麦岚.  齐鲁周刊. 2017(22)
[6]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 方行明,魏静,郭丽丽.  经济学家. 2017(03)
[7]辽宁省城市竞争力重心时空迁移分析[J]. 邢学勤,董春.  测绘科学. 2016(12)
[8]基于百度指数的陕西省城市网络联系层级结构研究[J]. 耿甜伟,李九全.  河南科学. 2016(07)
[9]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J]. 孙乙茹.  新闻传播. 2016(14)
[10]四川省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及时空演变[J]. 谢贤健,张彬.  干旱区地理. 2016(04)

博士论文
[1]城市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规律研究[D]. 张玉.武汉大学 2015
[2]基于SAR图像的城市形态时空变化的研究[D]. 黄玉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
[3]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侯经川.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发展研究[D]. 张涛.重庆工商大学 2016
[2]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研究[D]. 李小敏.西南大学 2016
[3]秦皇岛城市竞争力研究[D]. 李利利.东北财经大学 2015
[4]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 冯新新.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 戴倩.武汉理工大学 2012
[6]基于区位理论的大庆城市湿地空间规划研究[D]. 孙忠瑞.东北林业大学 2012
[7]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数量分析[D]. 魏强.厦门大学 2009
[8]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孟凡芹.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0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60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