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人地协调与空间协调

发布时间:2022-02-23 18:52
  从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从人地关系视角研判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持续作用形成的共处关系;从空间异质视角审视流域不同区域的联系及其相应的空间协调状况。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先天脆弱的前提下,对地市级人类活动施压、资源环境承压及两者关系相对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黄河流域多数地区的人地关系类型保持不变,近1/5的地区趋于紧张;2017年高度紧张、轻度紧张的区域占21.18%,基本协调的区域占38.82%。从人地关系调控的客观条件看,黄河流域受到生态先天脆弱性与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与路径依赖问题对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甚至相对宽松的地区形成挑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诉求的实现将会进一步加重人类活动施压强度,使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研究建议,应深入把握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地关系,进行针对性处理。黄河流域的城市空间联系特征映射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流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应着力加强流域内部联系,迈向更高质量的区域合作。建议采用以大城市为中心面向周边的放射状开发开放新模式,以此驱动流域空间结构重塑与助推空间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理单元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兼论黄河流域同长江流域发展的条件差异及重点[J]. 樊杰,王亚飞,王怡轩.  经济地理. 2020(01)
[2]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 陆大道,孙东琪.  地理学报. 2019(12)
[3]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 赵剑波,史丹,邓洲.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1)
[4]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 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何建武,卓贤.  管理世界. 2019(07)
[5]中国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证[J]. 杨宇,李小云,董雯,洪辉,何则,金凤君,刘毅.  地理学报. 2019(06)
[6]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基于开发区联系的视角[J]. 赵新正,冯长安,李同昇,刘晓琼,芮旸.  地理研究. 2019(04)
[7]从区域竞争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合作[J]. 韦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8]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J]. 李小建,许家伟,任星,李立.  人文地理. 2012(01)
[9]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 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王荣荣.  经济地理. 2011(03)
[10]流域环境经济学: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J]. 冯慧娟,罗宏,吕连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S1)



本文编号:364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4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