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区域绿色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17:39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慢慢凸显出来,出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不可协同持续发展。本文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实证分析范式和方法,以经济可持续增长为背景,在对区域绿色竞争力进行清晰界定与准确度量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框架,并对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具体包括:首先在构建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的构造,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代表各地区区域绿色竞争力水平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30个省市2001-2015年区域绿色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当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滞后五期时,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系数由负转正,并且随着滞后期数的不断延长,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与经济增长的正弹性系数越来越大,区域绿色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会越来越明显。随后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滞后六期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为0.039。最后对区域绿色竞争力六大因子指数进行差异性分...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检索法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3.3 图表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
    1.4 研究内容框架图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
        2.1.1 经济可持续增长内涵界定
        2.1.2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测度
    2.2 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概述
        2.2.1 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研究
        2.2.2 区域绿色竞争力六大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3 简要总结与评述
3 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3.2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3.2.1 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构造
        3.2.2 其他变量描述
        3.2.3 数据来源
    3.3 区域绿色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3.3.1 样本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3.3.2 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与经济增长
    3.4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解
4 区域绿色竞争力六大因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1 环保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2 生态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3 循环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4 低碳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5 健康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6 持续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
    4.7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权重
    附录2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
    附录3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对外水平数据
    附录4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市场化程度数据
    附录5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数据
    附录6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人力资本投入数据
    附录7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城镇化水平数据
    附录8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实际收入增长率数据
    附录9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固定资本投入数据
    附录10 我国各省2001-2015 年科技资本投入数据
    附录11 2001 -2015 年我国环保因子指数
    附录12 2001 -2015 年我国生态因子指数
    附录13 2001 -2015 年我国循环因子指数
    附录14 2001 -2015 年我国低碳因子指数
    附录15 2001 -2015 年我国健康因子指数
    附录16 2001 -2015 年我国持续因子指数
致谢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J]. 刘华军,李超,彭莹.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4)
[2]科技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J]. 文丰安.  改革. 2018(06)
[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兼析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作用[J]. 袁伟彦.  西部论坛. 2018(03)
[4]对外开放、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潘凤.  软科学. 2018(04)
[5]关于中国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若干思考[J]. 吕永龙,王一超,苑晶晶,贺桂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1)
[6]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张芬,李晓妍.  统计与决策. 2017(20)
[7]宏观税负、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分析[J]. 刘昶.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8]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基于拉姆塞-卡斯-库普曼宏观增长模型[J]. 李国平,石涵予.  资源科学. 2017(09)
[9]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J]. 兀晶,高辉.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9)
[10]最近10年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及对中国深化发展的启示[J].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8)



本文编号:3687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87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