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幸福悖论”的经济学解析

发布时间:2017-08-02 18:02

  本文关键词:“幸福悖论”的经济学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幸福悖论 相对收入 绝对收入 经济增长


【摘要】:财富和收入被认为是人们获得效用的最直接因素,经济学业已将收入水平的高低视为度量幸福感强弱的一个主要指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阈值,居民主观幸福感不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继续提升。因此,对经济指数的偏执必将导致我们与人们福祉的背离。本文将从“幸福”出发,讨论收入和经济发展对个体效用的影响,试图通过规范研究揭开中国的“幸福-收入”之谜。本文通过六个章节的探究和阐述对中国的“幸福悖论”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第1章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的阐述,揭示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2章立足于对幸福经济理论的回顾和梳理,为第3章对中国“幸福悖论”的现状分析和第4章对中国“幸福-收入之谜”的实证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铺垫。按照行文顺序,第5章根据前文的理论阐述和客观分析,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献计献策。第6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最后部分,该章节总览全文内容,对本文进行理论总结和内容升华。本文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绝对收入的提高能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效应;而相对收入水平的高低则能够直接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2)宏观经济发展能够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能够通过财富效应等微观作用机制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3)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政府财政收支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支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而财政收入则与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反向相关。(4)微观层面的个体变量能够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居民个体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和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千差万别,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因此有所不同。居民个体的年龄、户籍和受教育水平等诸多微观因素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则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对“幸福悖论”的经济学解析,是对幸福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补充。针对中国“幸福-收入之谜的”进行分析,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读。在方法论上,本文有效地进行理论与实践、实证与规范、演绎与规纳相结合。但是在研究技术、研究手段、研究内容上,本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将在后续的幸福经济理论研究进行改进。
【关键词】:幸福悖论 相对收入 绝对收入 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价值11
  • 1.2.2 现实意义11-12
  • 1.3 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12-13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3-15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创新点14
  • 1.4.3 不足之处14-15
  • 第2章 理论回顾15-20
  • 2.1 幸福的思想渊源15-17
  • 2.1.1 幸福的思想起源15-16
  • 2.1.2 幸福与经济学16-17
  • 2.2 “幸福悖论”的理论研究17-18
  • 2.3 幸福经济理论的扩展18-20
  • 第3章 中国“幸福悖论”的现状分析20-23
  • 3.1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20-21
  • 3.2 各省全年收入与居民幸福感现状21-22
  • 3.3 各省居民职业全年收入与居民幸福感现状22-23
  • 第4章 经验分析:“幸福悖论”的实证检验23-34
  • 4.1 数据描述和模型设定23-25
  • 4.1.1 数据来源23
  • 4.1.2 统计性描述23-25
  • 4.2 理论假说和模型设定25-27
  • 4.2.1 理论假设25-26
  • 4.2.2 模型设定26-27
  • 4.3 计量经济学检验27-34
  • 4.3.1 相关性检验27-28
  • 4.3.2 有序概率模型计量回归结果28-34
  • 第5章 对策建议34-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作者简介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敢;丘海雄;;经济学“幸福悖论”的一个文化回答——基于顺德数据与案例的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2 陈雪芳;;大学生恋爱的“幸福悖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陈湘舸;张修红;;论幸福悖论的成因与启示[J];经济经纬;2008年03期

4 李敢;;“幸福悖论”研究中的“制度”辨析[J];经济界;2012年02期

5 傅红春;王瑾;;两种“幸福悖论”均衡解的数学推导[J];统计与决策;2013年21期

6 王财莉;刘萌芽;;“幸福悖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述[J];现代商业;2012年02期

7 邱夏;陈惠雄;;幸福悖论下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政策思考[J];财经论丛;2014年05期

8 李静;郭永玉;;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张慧芳;牛芳;;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个基于幸福悖论的视域[J];人文杂志;2013年07期

10 叶初升;冯贺霞;;城市是幸福的“围城”吗?——基于CGSS数据对中国城乡幸福悖论的一种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永玉;李静;;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李青芳;佐斌;;踏水车效应:幸福悖论的心理学观[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继平邋陈甬军;“幸福悖论”的研究与启示[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一博;“幸福悖论”的经济学解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祝淑娟;超越愉悦与满足[D];南昌大学;2009年

3 王瑾;中西不同幸福悖论及其均衡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1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