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基于创新路径的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2: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创新路径的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自由 创新 经济增长


【摘要】: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业已终结,如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量的扩大转移到质的提升,长期发展的引擎由外转向内。新常态下中国提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创新和市场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两大杠杆。另外,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经济自由对于创新的启动具有核心意义,扩大经济自由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战略基点和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研究经济自由、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经济自由和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从经济自由与创新、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创新与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加以文献评述。随后以经济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经济自由促进经济增长的双条传导机制。它们是:(1)经济自由通过催生企业家精神、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三种可能方面的变动促进创新,创新促进经济增长;(2)经济自由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基于以上的理论机制分析,提出了四条经济学假设。在经济自由、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中,对全球两大经济自由度测算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取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发布的经济自由度(Economic Freedom Index)数据;结合当前创新概念的全新内涵,对比学者衡量创新活动所采用的不同指标的优劣点,权衡考虑选用TFP增长率作为创新活动的代理指标;采用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进而描述了全球经济自由度、创新活动以及经济增长的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实证分析中,本文以2000-2012年全球8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采用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自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随后,在经济自由通过创新这一中介变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将经济自由变量以及创新变量分两步引入基于稳态的经典增长回归框架之中,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分别对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经济自由和创新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回归。首先证明了经济自由显著促进经济增长,随后证明了创新变量的中介作用,即经济自由可通过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计量方法的选取有效解决了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稳健性检验结果充分验证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本文结合理论框架分析与实证结果,对中国下一轮的经济改革提出了数点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市场机制,限制政府权力;健全法律体系等。
【关键词】:经济自由 创新 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1.2.1 研究目的10
  • 1.1.2.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7
  • 1.2.1 研究对象的内涵11-12
  • 1.2.1.1 经济自由的内涵11-12
  • 1.2.1.2 创新的内涵12
  • 1.2.2 关于经济自由与创新关系的研究12-14
  • 1.2.3 关于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14-16
  • 1.2.4 关于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16-17
  • 1.2.5 文献评述17
  • 1.3 研究方案17-20
  • 1.3.1 研究方法17-19
  • 1.3.2 技术路线图19-20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20-22
  • 1.4.1 可能的创新点20-21
  • 1.4.2 难点和不足21-22
  • 第二章 经济自由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分析:主要基于创新路径22-36
  • 2.1 经济自由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经济自由主义22-25
  • 2.1.1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22-24
  • 2.1.2 新制度经济学24-25
  • 2.2 经济自由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25-34
  • 2.2.1 经济自由通过催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25-33
  • 2.2.1.1 经济自由催生创新26-31
  • 2.2.1.2 创新促进经济增长31-33
  • 2.2.2 经济自由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33-34
  • 2.3 提出理论假设34-36
  • 第三章 经济自由、创新与经济增长:评价测算与现状分析36-48
  • 3.1 经济自由的评价测算与现状分析36-39
  • 3.1.1 经济自由的评价测算36-37
  • 3.1.2 经济自由的现状分析37-39
  • 3.2 创新活动的评价测算与现状分析39-46
  • 3.2.1 创新活动的评价测算39-45
  • 3.2.1.1 传统创新衡量指标的缺陷39-40
  • 3.2.1.2 TFP增长率作为创新衡量指标的合理性40-43
  • 3.2.1.3 创新指标——TFP增长率的测算方法43-45
  • 3.2.2 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45-46
  • 3.3 经济增长的评价测算与现状分析46-48
  • 3.3.1 经济增长的评价测算46-47
  • 3.3.2 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47-48
  • 第四章 基于创新路径的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48-62
  • 4.1 经济自由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48-53
  • 4.1.1 构建计量模型48
  • 4.1.2 计量估计方法的选择48-49
  • 4.1.3 数据49-50
  • 4.1.4 实证结果及说明50-53
  • 4.1.4.1 基本结果51-52
  • 4.1.4.2 稳健性检验52-53
  • 4.2 经济自由通过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53-62
  • 4.2.1 构建计量模型53-54
  • 4.2.2 计量估计方法的选择54-55
  • 4.2.3 数据55-56
  • 4.2.4 实证结果及说明56-62
  • 4.2.4.1 基本结果56-59
  • 4.2.4.2 稳健性检验59-60
  • 4.2.4.3 经济自由、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检验60-62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62-66
  • 5.1 主要结论62-63
  • 5.2 政策建议63-66
  • 附录66-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8-79
  • 后记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林,雷定安;经济自由辨析──兼与杨帆商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夏业良;;经济自由与持久性增长[J];南风窗;2006年20期

3 刘敬鲁;;市场经济自由的限度及制度调节——经济哲学的视野[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4 樊小红;;2008年西亚北非国家经济自由指数排名[J];西亚非洲;2009年01期

5 杜辉;经济自由是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J];经济学家;1993年02期

6 柴振荣;对经济自由与旨在调节生产过程的公正之间关系的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9期

7 杜方利;关于经济自由指数[J];世界经济;1998年07期

8 杨全柏;经济自由原则、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J];琼州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台湾经济自由度排名下降 香港再成最自由经济体系[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04期

10 李松龄;经济制度与经济自由[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友中;申忠民;;论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2 曾友中;;论政府与市场功能组合对企业经济自由的影响[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3 李宏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来自跨国的证据(英文)[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5 冯兴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展望—是“天下模式”,抑或“中国模式”?[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实;经济自由四大火花[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经济自由是城市化的根基[N];经济观察报;2012年

3 彭兴庭;自由之于发展,如流水之于行船[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白冰;港连续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财经作家、独立书评人 苏小和;城市化的本质是经济自由[N];华夏时报;2013年

6 陆志明;经济自由:难道是安全的对价?[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夏业良;经济自由促进经济持久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企业自由度的隐含意义[N];中国经营报;2006年

9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 高连奎;经济自由的重要性[N];企业家日报;2014年

10 王丽娜;香港连续13年评为最自由经济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连凯;哈耶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朱丽梅;马克思哲学中的偶然性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3 李震;基于创新路径的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4 张玉祥;经济自由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5 徐露;经济自由与政府调控[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振宇;我国经济自由立法保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刘晓燕;经济自由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8 潘登;反垄断法的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9 陈贺明;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目标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2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