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领域内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2:08
本文关键词:流通领域内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研究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20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也提升到国有资本带动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带动国民经济这条主线上来。在这条主线上,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以资本为纽带,主动调整国有经济的范围,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产业向国家必须控制的战略产业集中。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加速发展。在这种产业阶段条件下,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更多是向战略性的重化工业集中,即实现国有经济对生产领域的控制。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新的课题:资本对流通领域的控制力丝毫不逊色于对生产领域的控制力。 本研究论文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变化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流通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导致现阶段我国流通领域出现战略性危机前兆,如战略性资源供给不足,流通基础设施难以保证重要商品的市场流通,流通业立法受制于国外垄断资本等等。这表明十多年来,我国决策层与理论界忽视了流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本研究论文以这种实证为基础,在理论上提出,危机来源于流通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流通领域三大资本的竞争性矛盾。为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进入流通领域的国有商业资本必须对我国的流通领域进行战略性控制,必须对流通领域具有四大控制力,即反映消费结构变化、主导现代流通生产力发展、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发挥示范性引导性作用以及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有商业资本要积极参与流通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与介入流通领域的民营资本、国外垄断资本积极合作。结合国有经济改革实践,本研究论文也提出了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的建设途径,并以重要工业生产资料流通和信息技术产品流通为例,力图从实践上探索一条具体指导国有商业资本实现控制力的途径。研究论文最后是对国有商业资本“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点大胆的探讨。
【关键词】:国有商业资本 流通领域 控制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7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和现实意义8-9
- 1.2 中国历史上国家商业资本及其评价9-12
- 1.2.1 马克思对商业资本的论述9
- 1.2.2 中国历史上国家商业资本9-11
- 1.2.3 对中国历史上国家商业资本的评价11-12
- 1.3 商业资本对流通领域的影响12-14
- 1.3.1 流通主导权的发展历史12-13
- 1.3.2 流通领域中商业资本发展趋势13-14
- 2 我国流通领域现状分析14-25
- 2.1 流通产业的行业界定14
- 2.2 转型时期我国流通业取得的成就14-15
- 2.2.1 流通规模迅速扩大14
- 2.2.2 流通业现代化进程很快14-15
- 2.2.3 流通业对外开放程度深15
- 2.3 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15-20
- 2.3.1 流通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16
- 2.3.2 流通规模的地区不平衡发展16-20
- 2.3.3 流通水平“外”强“中”低20
- 2.3.4 流通秩序乱20
- 2.4 我国流通领域的安全问题——市场开放所带来的风险20-25
- 2.4.1 流通领域内两大矛盾21-23
- 2.4.2 流通领域的安全问题23-25
- 3 流通领域中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25-35
- 3.1 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的理论综述25-30
- 3.1.1 主导消费结构变化25-27
- 3.1.2 主导现代流通生产力发展27-28
- 3.1.3 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发挥示范性作用和引导作用28-29
- 3.1.4 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29-30
- 3.2 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的内容30-32
- 3.2.1 主要空间布局30-31
- 3.2.2 主要控制领域31-32
- 3.2.3 企业组织形式32
- 3.2.4 产业选择32
- 3.3 国有商业资本对流通领域资源的重新配置32-35
- 3.3.1 商业网点的扩张33
- 3.3.2 流通渠道的改造33
- 3.3.3 流通方式的改造33-34
- 3.3.4 优势品牌的整合34-35
- 4 国有商业资本的联合35-37
- 4.1 国有商业资本与民营商业资本的联合35-36
- 4.2 国有商业资本与国外商业资本的联合36-37
- 5 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发展约束与建设途径37-40
- 5.1 国有商业资本发展的约束力分析37-38
- 5.1.1 退出壁垒37
- 5.1.2 进入壁垒37
- 5.1.3 产权制度缺陷37
- 5.1.4 国有商业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激励制度的创新37-38
- 5.2 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建设途径38-40
- 5.2.1 产权制度改革38
- 5.2.2 经营机制创新38
- 5.2.3 法制建设38
- 5.2.4 跨区域并购、重组和跨行业合作38-39
- 5.2.5 资本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和远期现货市场39-40
- 6 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案例40-43
- 6.1 工业生产资料流通40-41
- 6.2 信息技术产品流通41-43
- 7 国有商业资本国际化战略探讨43-51
- 7.1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客观要求43-46
- 7.2 国际流通领域中的垄断同盟46-48
- 7.3 中国市场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48-49
- 7.4 国有商业资本国际化的途径探讨49-51
- 8 结论51-54
- 主要参考文献54-57
-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57-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毅;民族商业资本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王岳平;产业结构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3 胡峰;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路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5 崔巍;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典范——邓宁体系[J];经济学动态;1994年08期
6 吴小丁;论商业资本在现代流通中的形态变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7 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商业资本[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鲁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1期
9 程洪,罗翠芳;试论中西16世纪商业资本的不同命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1108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10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