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逆向物流模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5 18:50

基金项目:本文得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3-ZC-JG-06)、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21163)的资助。

摘要:本文以循环经济为研究视角,以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设计为研究重点,详细分析了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的内涵,逆向物流和循环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逆向物流战略价值,并且结合目前我国企业逆向物流运作现状,得出了企业逆向物流实用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逆向物流;循环经济; 模式设计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加大,同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不断攀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逆向物流使得废弃物料可以有效回收,是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逆向物流发展前景看好。纵观北美西欧等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应将逆向物流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使逆向物流成为压缩物流成本、提高利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二、逆向物流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最早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这样的经济观念,是在全球资源紧张、人口暴增、环境污染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基本特征主要有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提倡绿色消费。

(二)逆向物流内涵

1992年,美国的Stock 教授最早提出了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概念。国内学者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到产品的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过程。在国内外学者对逆向物流定义的基础上,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对逆向物流的内涵进行了总结,认为逆向物流是:与传统供应链方向相反,为价值恢复而对原材料、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完整的物流过程应该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循环系统。

  (三)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的关系

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前提,顺畅的逆向物流系统是形成循环经济流程,实现物品高效、低成本循环的基础,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将不能实现循环经济。但目前,企业对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并不了解。此外,循环经济要求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弃物资回收和循环再生利用。这些要求的实现,都需要逆向物流来支持,从而形成巨大的逆向物流市场。企业逆向物流的开展为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利用架构了桥梁,节省了社会资源,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四)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

企业开展逆向物流活动,也是一种处理客户投诉的方式,能及时消除客户不满、恢复信誉。同时,从产品的设计到售后服务,使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能对产品提出很有价值的改进建议,这为企业设计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供了帮助,使得设计的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使得提高了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减少物流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美国宇航局使飞机制造费节省了40% ~60% ,正是因为重新利用了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在我国,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来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升企业公众形象,以减少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三、企业逆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一)企业自建逆向物流模式

企业自建逆向物流模式是指企业使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逆向物流系统,负责企业的物品回收。企业内部的正向物流系统和逆向物流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这种逆向物流模式的优点是:物流业务流程明确,容易与其他业务环节配合,物流信息畅通,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强,利于企业对产品逆向物流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并且,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利于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以及企业整体品牌价值的提升。但是这种自建模式的投资成本过高,投资风险较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带来的得利润,并且对企业的软件硬件要求很高。这种方式仅仅适合于企业资金雄厚,并且企业业务范围较广的大型企业。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是指:由产品的供需双方以外的另外一方来完成逆向物流的物流业务。这里的另外一方就是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包括提供逆向物流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企业,与商业零售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企业,同时也应包括邮局和快递公司等机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于企业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使用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培养上;同时,由于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是专业的逆向物流供应商,一般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较为丰富的物流经验和完备的物流设施设备,提升了物流服务质量;减少了企业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逆向物流设备的投入成本,实现了管理和运作的规模效益。当然在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也有缺点,主要有信息传递速度慢,误差大,对产品逆向物流控制能力较弱,不利于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等缺点,同时也是的企业对客户信息的反馈延迟。这样的逆向物流模式适合于刚刚起步的、资金不是很充裕的企业。

(三)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是:指企业与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各物流企业之间以以契约的形式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效益,相互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该模式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以实现物流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在大范围内的合纵联合,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在这种模式下,各逆向物流企业之间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效益共享,共同发展。战略联盟模式适合组建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得各自企业的资源得到充用利用,实现了战略联盟间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和优化,使得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并且比自建模式更专业,更具有优势,大大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但同时战略联盟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方面由于联盟成员间需要进行协调相对复杂,使得战略联盟的建立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各联盟企业之间既是同盟者的同时,也是竞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不变的宗旨,这使得联盟企业的不稳定性增加。战略联盟模式下,至少应该有一方非常强大,处于核心位置,来领导整个联盟,,协调各方的利益,推动整个联盟不断向前发展。

四、结论

目前,逆向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逆向物流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的物流过程,在时间、空间、数量上有着很大的复杂性,前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其次,企业对逆向物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逆向物流所带来一系列长远利益,如成本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提升企业公共形象等利益;最后,企业进行逆向物流尝试的勇气不足。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我国企业选择何种模式开展逆向物流,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也需要企业鼓起勇气,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