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基于我国粮油食品安全的大豆供应链协调整合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5 09:12

何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黑龙江省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和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我国大豆供应链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着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流通渠道不畅,协调与集成困难等问题,转基因大豆与食用油的潜在安全隐患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SWOT分析,认为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关键是构建以大豆压榨企业为核心的集成供应链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保障大豆食品安全,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豆供应链构建模式;大豆供应链协整对策

 

享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区,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在与国外转基因大豆竞争过程中,由大豆压榨企业作为核心的众多大豆供应链,逐渐暴露出流通渠道不畅、物流成本高、管理松散、协调与集成困难等问题。如何协调整合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促进利益互补、达到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增值,对应对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竞争、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及企业的利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SWOT分析

首先,优势分析(Strength,简称S)。黑龙江省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盛产纯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油是上等油,在健康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另外,大豆供应链通过系统集成,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大豆交易成本,形成规模化生产、精细化加工、连锁化销售。其次,劣势分析(Weakness,简称W)。黑龙江本地大豆相对于进口大豆存在着价格劣势,外资企业开始凭借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优势占领东北大豆市场。究其原因,一是豆农各项税费较高;二是大豆流通渠道不畅。另外,大豆供应链的组织协调性不强,供应链比较松散、脆弱。第三,机遇分析(Oppotunity,简称O)。黑龙江省大豆科研力量较强,从事大豆研究的有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省农垦科学院等三大系统的15个科学院,大豆科研人员150多人,占全国的50%;黑龙江省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全部为非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较强;黑龙江省大豆品牌增值潜力巨大。第四,威胁分析(Threat,简称T)2004年大豆危机以来,我国大豆供应链成为入世以来第一批遭遇跨国公司冲击而导致断裂的大宗农产品供应链[1]481。我国大豆供应链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极高的进口依存度、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和质量方面。

二、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构建分析

1.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构成

首先,核心企业。黑龙江省大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应具备:(1)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行业影响力;(3)强大的物流功能。其次,供应链组织体系。大豆供应链是以大型油脂集团为核心,通过大豆生产商、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等各环节的专业分工和合作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集成化的供应链组织体系作为支撑。第三,信息管理系统。如建立服务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向农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进行科技培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供应链无缝衔接。第四,高效的物流体系。大豆供应链具有物流数量大,配送要求高,物流成本高等特点。黑龙江的榨油企业收购农民的大豆,装卸、验收、收购人员的成本和场地租用费等平均收购成本是75元/吨;而在沿海,一艘大豆进口货船靠上码头,从船到车间的平均成本只有约18元/吨[1]484

2.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特点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特点如下:首先,对大豆及制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以生产监管、检疫监管和市场监管确保大豆及豆油的质量安全。其次,核心企业由大豆加工商(一般为大型油脂集团)和物流中心组成,形成集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集成化产业链。第三,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大豆供应链充分共享和全程供应链可视性,提高整个系统的透明度和敏捷性。第四,政府产业化支撑服务体系为大豆供应链全程保驾护航。

三、促进大豆供应链协调整合、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

1. 优化整合供应链结构

首先,作为大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我国大型油脂集团应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建立大豆油脂、食品加工、产品开发一体化生产基地,如九三油脂集团在沿海大豆的供货区布设加工分厂,在供应链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通过大豆协会组织扁平化供应链,如成立豆农协会和大豆采购协会。

2. 发展高端大豆,树立品牌意识

黑龙江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强、绿色无公害等特点,发展非转基因高端大豆是一巨大的市场机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大豆供应链相关企业应争创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多角度、多渠道宣传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3. 对转基因大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应在必要的时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量;坚决执行转基因产品必须贴标识的规定,严肃处理违规者;对转基因大豆及制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制定可追踪性管理办法[4]

4. 营造利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减轻豆农税费负担,组织科技培训,鼓励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其次,引导大豆协会组织发展;培育像九三油脂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组织者,给予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黑龙江省大豆科研力量较强的优势鼓励关于大豆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 冷志杰.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的大豆供应链集成对策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7,46(4):481-487

2 吴子稳,田 黎,傅为忠,袁建明.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J].乡镇经济.2007,1:20-23

3. 孟军,丁琳琳. 发展高端大豆产品应对国际大豆危机[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359-362

4. 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管理世界[J].2003,3:96-105

 

基金项目名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金课题“食品标准的国际比较与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调整-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视角”(项目号09YJAZH064



本文编号:16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