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20:19
随着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农产品渠道联盟日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已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产品渠道联盟是指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农产品渠道链条中和渠道间一些相互独立的渠道成员(农户、合作社、企业、经销商等)在致力于相互信任和共同长远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或纵向联合、协议或股权连结而组建的一种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分销网络利益共同体。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一方面可以使处于联盟网络中的成员专注核心优势,增强渠道竞争力;分享市场信息,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协同效应,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渠道主体,增强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将以往以生产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或以消费导向的发展模式,这将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我国农产品渠道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渠道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信息缺乏共享、信任机制缺失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中还没有形成集约化、联盟化的渠道链条,并由此造成渠道成员间合作化水平低,渠道关系不稳定,流通效率低。因此,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之间树立共同的远景目标,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一般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2.1.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2.1.2 营销渠道联盟的特征
2.1.3 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2.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2.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特点
2.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2.3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性及优势
2.3.1 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必要性
2.3.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优势
2.4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
2.4.1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
2.4.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条件
2.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2.5.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
2.5.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2.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理论基础
2.6.1 交易成本理论
2.6.2 核心能力理论
2.6.3 资源依赖理论
2.6.4 价值链理论
2.6.5 供应链联盟理论
2.6.6 网络组织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组织模式视角的分析
3.1 引言
3.2 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3.3.1 合作社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2 加工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3 营销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4 批发商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5 超市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6 五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结构模式视角的分析
4.1 引言
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4.2.1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4.2.2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模型
4.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分析
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4.3.1 文献回顾
4.3.2 研究内容与假设
4.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4 量表品质检验
4.3.5 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4.3.6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内涵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的内涵与特点
5.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息共享的作用
5.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价值的博弈分析
5.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5.3.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内涵
5.3.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特点
5.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5.3.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式
5.3.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5.3.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策略
5.3.7 基于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的应用算例
5.3.8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任机制
5.4.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内涵
5.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作用
5.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价值的博弈分析
5.4.4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的信任度分析
5.4.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机制构建:案例与启示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监督约束机制
5.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的内涵
5.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分析
5.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内涵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研究的界定
6.4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6.4.1 演化博弈模型
6.4.2 模型分析
6.4.3 结论及建议
6.5 基于心理预期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6.5.1 模型假设
6.5.2 讨论与分析
6.5.3 结论及建议
6.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6.6.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形成的数学描述
6.6.2 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因素
6.6.3 实证分析
6.6.4 结论及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一般问题的分析
7.1.2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的选择
7.1.3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
7.1.4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分析
7.2 研究展望
7.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管理问题
7.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风险控制问题
7.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合作绩效评价问题
7.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稳定性测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大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研究[J]. 郭崇义,庞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弱势制造商营销渠道联盟构建——基于外贸型中小企业转型内销渠道建设的思考[J]. 陈民利. 经济与管理. 2010(02)
[3]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及对策[J]. 王菲. 农业经济. 2010(02)
[4]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 王玲. 软科学. 2010(02)
[5]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蔡文著,刘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2)
[6]企业声誉对企业战略联盟发展隐性激励效应研究[J]. 王富华,梁辉. 商场现代化. 2009(35)
[7]机会主义治理:基于组织间关系的分析[J]. 林建宗. 商业研究. 2009(08)
[8]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J]. 夏春玉,薛建强,徐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基于博弈机制的物流信息共享研究[J]. 钟哲辉,张殿业. 经济问题. 2009(06)
[10]农产品合作营销中信任机制的培育途径[J]. 许晓晖,张立峰,张伟. 商场现代化. 2009(16)
博士论文
[1]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治理机制及其仿真研究[D]. 汪普庆.华中农业大学 2009
[2]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杜岩.山东农业大学 2009
[3]“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朱述斌.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D]. 王彬.江南大学 2008
[5]构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研究[D]. 周发明.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及联盟治理研究[D]. 蔡继荣.西南交通大学 2006
[7]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主体博弈分析[D]. 王孝莹.山东农业大学 2006
[8]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及履约机制研究[D]. 郭红东.浙江大学 2005
[9]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 陈超.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面向供应链协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价值研究[D]. 于涵.天津大学 2008
[2]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问题研究[D]. 李娜.天津商业大学 2007
[3]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D]. 王吉林.重庆大学 2007
[4]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机制的研究[D]. 张爽.东北林业大学 2007
[5]营销渠道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 孙素娟.郑州大学 2006
[6]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研究[D]. 尹洪英.西安理工大学 2006
[7]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D]. 张新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2189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一般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2.1.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2.1.2 营销渠道联盟的特征
2.1.3 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2.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2.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特点
2.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2.3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性及优势
2.3.1 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必要性
2.3.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优势
2.4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
2.4.1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
2.4.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条件
2.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2.5.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
2.5.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2.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理论基础
2.6.1 交易成本理论
2.6.2 核心能力理论
2.6.3 资源依赖理论
2.6.4 价值链理论
2.6.5 供应链联盟理论
2.6.6 网络组织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组织模式视角的分析
3.1 引言
3.2 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3.3.1 合作社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2 加工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3 营销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4 批发商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5 超市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3.3.6 五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结构模式视角的分析
4.1 引言
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4.2.1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4.2.2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模型
4.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分析
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4.3.1 文献回顾
4.3.2 研究内容与假设
4.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4 量表品质检验
4.3.5 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4.3.6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内涵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的内涵与特点
5.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息共享的作用
5.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价值的博弈分析
5.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5.3.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内涵
5.3.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特点
5.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5.3.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式
5.3.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5.3.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策略
5.3.7 基于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的应用算例
5.3.8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任机制
5.4.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内涵
5.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作用
5.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价值的博弈分析
5.4.4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的信任度分析
5.4.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机制构建:案例与启示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监督约束机制
5.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的内涵
5.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分析
5.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内涵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研究的界定
6.4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6.4.1 演化博弈模型
6.4.2 模型分析
6.4.3 结论及建议
6.5 基于心理预期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6.5.1 模型假设
6.5.2 讨论与分析
6.5.3 结论及建议
6.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6.6.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形成的数学描述
6.6.2 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因素
6.6.3 实证分析
6.6.4 结论及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一般问题的分析
7.1.2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的选择
7.1.3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
7.1.4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分析
7.2 研究展望
7.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管理问题
7.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风险控制问题
7.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合作绩效评价问题
7.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稳定性测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大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研究[J]. 郭崇义,庞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弱势制造商营销渠道联盟构建——基于外贸型中小企业转型内销渠道建设的思考[J]. 陈民利. 经济与管理. 2010(02)
[3]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及对策[J]. 王菲. 农业经济. 2010(02)
[4]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 王玲. 软科学. 2010(02)
[5]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蔡文著,刘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2)
[6]企业声誉对企业战略联盟发展隐性激励效应研究[J]. 王富华,梁辉. 商场现代化. 2009(35)
[7]机会主义治理:基于组织间关系的分析[J]. 林建宗. 商业研究. 2009(08)
[8]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J]. 夏春玉,薛建强,徐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基于博弈机制的物流信息共享研究[J]. 钟哲辉,张殿业. 经济问题. 2009(06)
[10]农产品合作营销中信任机制的培育途径[J]. 许晓晖,张立峰,张伟. 商场现代化. 2009(16)
博士论文
[1]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治理机制及其仿真研究[D]. 汪普庆.华中农业大学 2009
[2]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杜岩.山东农业大学 2009
[3]“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朱述斌.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D]. 王彬.江南大学 2008
[5]构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研究[D]. 周发明.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及联盟治理研究[D]. 蔡继荣.西南交通大学 2006
[7]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主体博弈分析[D]. 王孝莹.山东农业大学 2006
[8]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及履约机制研究[D]. 郭红东.浙江大学 2005
[9]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 陈超.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面向供应链协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价值研究[D]. 于涵.天津大学 2008
[2]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问题研究[D]. 李娜.天津商业大学 2007
[3]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D]. 王吉林.重庆大学 2007
[4]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机制的研究[D]. 张爽.东北林业大学 2007
[5]营销渠道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 孙素娟.郑州大学 2006
[6]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研究[D]. 尹洪英.西安理工大学 2006
[7]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D]. 张新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2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10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