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10 17:53
  新中国近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三农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中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回顾新中国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分析当代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和问题,力求对破解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做出一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对策设想。本文由绪论和10章构成。绪论阐述了研究中国三农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回顾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情况,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本文的主旨。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三农现代化的艰辛探索。第二章主要回顾了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三农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第三章主要介绍了21世纪初中国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几经调整三农政策,我国农业和农村因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三农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理论探讨的回顾
    三、本文的主旨
上篇 实证研究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现三农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一、土地改革农村的新生
        二、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农业税与农民负担问题
        四、统购统销和农村商业
        五、三农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六、农村工业和社办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三农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一、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宗旨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实践
        三、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六、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第三章 21世纪中国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深化农业和农村市场化改革
        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五、统筹城乡发展
        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章 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和问题
        一、中国三农现代化的成就
        二、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三农问题成因分析
        四、三农问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下篇 理论思考
    第五章 衡量三农政策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一、1949-1957年三农政策推动农村生产力初步发展
        二、1957-1978年三农政策造成农村生产力曲折缓慢发展
        三、1978年以后三农政策带动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任务
    第六章 坚持以人为本就三农问题而言就是坚持以农民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二、是否坚持以农民为本是检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沿着健康轨道推进的晴雨表
        三、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第七章 在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
        一、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解决
        二、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第八章 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后果和原因
        三、新阶段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四、在实践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第九章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在农村
        一、城乡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十章 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规模化经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二、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现有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效率
        三、规模化经营能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地方特色和优势,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实现规模化经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五、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 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国内“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 曾长秋,刘宏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2]转型期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演变分析[J]. 张新华,岳林,任福战.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3]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J]. 张新华,岳林.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06)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政策的历史演变[J]. 张新华,岳林.  历史教学问题. 2007(03)
[5]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 张新华.  中国物价. 2007(04)
[6]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张新华.  未来与发展. 2007(04)
[7]不同的土地占有制对三农现代化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中国和印度的比较[J]. 张新华.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03)
[8]论规模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J]. 曹可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01)
[9]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陆学艺.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4)
[10]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发展[J]. 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  经济界. 2005(04)



本文编号:3179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179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