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县域流通视域下农村消费市场智能营销模式构建

发布时间:2021-10-20 19:35
  随着国家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实施推进,以及市场的探索实践,农村消费市场有效发展途径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平台和商家认识到传统的单向下行营销模式缺乏持久力,开始借力国家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探索上下行双向互动的营销模式。本文基于县域流通体系视角,以城乡、工农互动为内核,提出了以全国营销中心、县域O2O运营平台及乡镇O2O营销平台为运作实体的农村消费市场智能营销方案架构,以及家族邻里、本地直播、县域拼团、乡村风采、赋能群组和子女发展六大场景化的营销策略,并给出了农村消费市场智能营销能力提升的建议。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县域流通视域下农村消费市场智能营销模式构建


2010-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对比

架构图,农村,消费市场,智能


流量双向互动的核心是消费市场和县域产业发展、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场景中融合。结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特征,本文认为通过县域O2O运营平台与乡镇O2O营销平台协作,在图3所示的六大类场景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能够实现农村消费和生产、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的融合。家族邻里。从社会关系角度看,农村居民的家族和邻里关系比城市居民更为密切。一方面在生产活动中,农村家族成员及邻里会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雇佣等关系。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家族邻里的实地分享,往往比网络意见领袖更具有影响力。此外,农村家族邻里与已迁居或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具有强烈的情感连接以及诸多相关的消费、互助场景。因此在客户画像、生产消费行为信息挖掘中,应当建立以家族及邻里为线索的互动营销链条。

场景,策略,农村,子女


子女发展。农村消费市场虽然分散,但内部结构比城市更加稳定,特别是线下商业实体以及客群关系。从长期来看,企业和品牌要在农村市场扎根和长期存在,必须与农村居民个人及家庭发展形成关联。在智能营销中加入与农村子女发展相关的投入和互动场景设计,如乡镇实体店经营者子女的技能和职业发展,农村居民子女的创新创业支持等,将企业和品牌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紧密捆绑,在付诸社会责任行动的同时,收获世代延续的品牌信任和忠诚。农村消费市场智能营销能力提升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零售”时代农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微商的差异化营销[J]. 段彦辉.  农业经济. 2019(08)
[2]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的现实矛盾及变革路径[J]. 喻琳玲,陈贻设.  农业经济. 2019(07)
[3]“新零售”背景下基于扎根理论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京东商城为例[J]. 蔡小东,薛晓芳,张建军.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7)
[4]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嬗变及城乡消费协同发展策略[J]. 罗获发.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6)
[5]新常态下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商贸流通现代化探讨[J]. 王军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4)
[6]基于节日营销的农村网购消费行为与营销策略[J]. 周华清.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6(05)
[7]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县域品牌传播3A模型探析[J]. 杜国清,邵华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1)
[8]内部属性、域元质量与零售企业流通创新扩散——以县域中心地市场为例[J]. 丁宁,王雪峰.  财贸经济. 2013 (11)



本文编号:3447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447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