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04:28
研究一国货币需求活动的关键在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确定。货币需求函数是宏观经济模型和货币政策的基石,一个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货币政策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当局设定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不管是通货膨胀还是真实收入),才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当然,是以货币供应量以其他经济变量如利率为中介目标还应依据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来定),所以说寻找一个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确定和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非常必要。因此,经济学家们花费了大量气力来确定影响长期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各种货币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Judd和Scadding(1982),Laidler (1985), 以及 Goldfeld 和 Sichel(1990)。近年来,对处于变化的金融环境中货币需求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大量文献通过研究由实际货币余额变动引起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实际收入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从而揭示了金融发展和货币需求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研究者通过对实际余额与实际收入和某一机会成本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或协整关系的检验,得出金融发展在货币需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多数文献立足于发...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处在利率上限下的利率和投资资料来源:Fry(1995,p.24)
第 7 章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关思考表明了利率目标确定在 i *时的结果。如果货币当局预期货币需,但是由于产出、物价水平或公众持有货币偏好的意外变动,Md'和Md''之间波动。如果需求曲线下降到M d',则利率将降到将上升。货币当局因有一个事先的利率目标,所以,它将通过价格下跌和利率回升到原先的水平来防止利率下跌。它将进行货币供应量减少到Ms’,此时均衡利率又是 i *了。相反地,如Md''并且推动利率上升,货币当局会买入债券以阻止其价格下上升。货币当局将进行公开市场购买,直到货币供应上升到M i *为止。可见,由于货币当局坚持利率目标,从而引起货币总量例如货币基础的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是互不相容的,货中的任何一个,但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
总量例如货币基础的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是互不相容的,货中的任何一个,但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图 7-3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目标变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杨英杰. 经济问题探索. 2004(06)
[2]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 丁文丽,刘学红. 经济科学. 2002(06)
[3]泰勒规则与麦克勒姆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 杨英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12)
[4]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新挑战[J]. 高莉,樊卫东. 金融研究. 2001(12)
[5]当代货币经济学的新发展[J]. 张俊喜. 世界经济. 2001(05)
[6]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 石建民. 经济研究. 2001(05)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万解秋,徐涛. 经济研究. 2001(03)
[8]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戴根有. 金融研究. 2000(09)
[9]政策规则、政策效应、政策协调: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研究[J]. 郑超愚,陈景耀. 金融研究. 2000(06)
[10]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业安. 经济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458827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处在利率上限下的利率和投资资料来源:Fry(1995,p.24)
第 7 章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关思考表明了利率目标确定在 i *时的结果。如果货币当局预期货币需,但是由于产出、物价水平或公众持有货币偏好的意外变动,Md'和Md''之间波动。如果需求曲线下降到M d',则利率将降到将上升。货币当局因有一个事先的利率目标,所以,它将通过价格下跌和利率回升到原先的水平来防止利率下跌。它将进行货币供应量减少到Ms’,此时均衡利率又是 i *了。相反地,如Md''并且推动利率上升,货币当局会买入债券以阻止其价格下上升。货币当局将进行公开市场购买,直到货币供应上升到M i *为止。可见,由于货币当局坚持利率目标,从而引起货币总量例如货币基础的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是互不相容的,货中的任何一个,但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
总量例如货币基础的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是互不相容的,货中的任何一个,但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图 7-3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目标变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杨英杰. 经济问题探索. 2004(06)
[2]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 丁文丽,刘学红. 经济科学. 2002(06)
[3]泰勒规则与麦克勒姆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 杨英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12)
[4]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新挑战[J]. 高莉,樊卫东. 金融研究. 2001(12)
[5]当代货币经济学的新发展[J]. 张俊喜. 世界经济. 2001(05)
[6]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 石建民. 经济研究. 2001(05)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万解秋,徐涛. 经济研究. 2001(03)
[8]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戴根有. 金融研究. 2000(09)
[9]政策规则、政策效应、政策协调: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研究[J]. 郑超愚,陈景耀. 金融研究. 2000(06)
[10]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业安. 经济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458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45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