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17:36
  本文通过对不同形态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考察,指出其演变反映了国际货币对统一性的极大需求,以及货币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两大规律:第一,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和演变的核心力量是利益关系及其背后的经济实力,而非汇率安排、贸易体制等制度层面的问题;第二,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中,政府力量逐渐取代了早期的自然因素,成为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主导力量。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拯救了美元,拉开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元居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国政府凭借着美元的核心地位,有意识的将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作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金融搭便车”的工具,用来巩固和扩大美元的霸主地位,确立了美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欧元正式对外流通后,很快成为了美元之外的另一个国际本位货币。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美元和欧元两大国际本位货币共同存在、同时运行的“双本位”时代。为获取更大的利益,美元和欧元竞相滥发,导致美元和欧元以及它们的资产持续高速扩张、充斥于全世界,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膨胀。在金本位时代,黄金以很强的可兑换性维护了...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变
        1.1.1 次贷危机对美元国际货币主导权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
        1.1.2 美欧两大国际货币的竞相滥发加速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变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界
        1.3.1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1.3.2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1.3.3 对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研究
        1.3.4 对本位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1.3.5 对"最优货币区"与货币联盟的研究
        1.3.6 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1.3.7 简单评述
        1.3.8 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第一节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2.1.1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背景
        2.1.2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与特点
        2.1.3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积极作用与经济意义
        2.1.4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2.1.5 对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简单评述
    第二节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2.2.1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背景
        2.2.2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
        2.2.3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2.2.4 对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简单评述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2.3.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背景
        2.3.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2.3.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与经济意义
        2.3.4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2.3.5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单评价
    第四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2.4.1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背景
        2.4.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2.4.3 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述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关系演变
第三章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国际货币膨胀
    第一节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美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膨胀
        3.2.1 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确立与加强
        3.2.2 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动荡与维护
        3.2.3 美元国际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与美元及其资产的膨胀
        3.2.4 美元膨胀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欧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膨胀
        3.3.1 欧洲货币体系
        3.3.2 欧元的诞生
        3.3.3 欧元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获得
        3.3.4 欧元及其资产的膨胀与影响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4.1.1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4.1.2 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与个别使用价值的矛盾
        4.1.3 制度、实力等因素对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节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4.3.1 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的稳定性分析
        4.3.2 货币的公器性质与其因为私利而被控制所产生的严重矛盾
        4.3.3 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内在不稳定性
        4.3.4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严重缺陷
    第四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4.4.1 国际本位货币——美元的无约束扩张
        4.4.2 汇率波动不断加剧、货币危机频频爆发
        4.4.3 调节渠道有限、国际游资严重冲击
        4.4.4 参与权和决策权的不公平性
    第五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4.5.1 货币统一性要求受到严峻挑战
        4.5.2 美国经济与美元支柱的虚拟化
        4.5.3 欧洲经济与欧元支柱的虚拟化
        4.5.4 小国(非本位国家)货币的从属地位
        4.5.5 "滥币陷阱"——美元与欧元竞相滥发
        4.5.6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的理论模型与机制分析
第五章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5.1.1 货币虚拟化后的全球流动性膨胀
        5.1.2 美元危机的可能
        5.1.3 欧元的高速膨胀与"滥币陷阱"的推波助澜
        5.1.4 小国货币的从属地位
        5.1.5 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第二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决定因素与原则
        5.2.1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决定因素
        5.2.2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原则
    第三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预案分析
        5.3.1 建立新的金本位制度
        5.3.2 建立类似于SDR的超主权货币
        5.3.3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
        5.3.4 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5.3.5 建立单一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5.4.1 美元国际货币主导权的流失
        5.4.2 美元—欧元—人民币联盟:国际货币体系最具发展趋势的论证分析
第六章 对中国的政策建议——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中国"大经济"与"小货币"的矛盾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充要性、路径选择与风险防范
        6.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实体经济
        6.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借鉴——德国的经验和日本的教训
        6.3.3 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性
        6.3.4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6.3.5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与路径分析
        6.3.6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防范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546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546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