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乡流通市场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9 14:24
流通是生产的瓶颈,是消费的前提,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生产一流通一消费是一个基本循环。起点是生产,终点是消费,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两者的中间环节,其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政策叠加期,以地处西部,开发开放滞后的甘肃省为对象,研究探索其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二元市场体系结构,一方面是城市市场体系设施良好,另一方面是农村市场体系设施缺乏、体系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商品市场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城市商品市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将受到农村商品市场发展落后的制约。因此,作者在对流通体系优化进行研究时,既考虑城市又兼顾农村,既着眼于工业品流通更重视农产品流通问题,从政府政策和策略角度,研究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构建有效的流通体系和流通机制。本文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透过欠发达地区流通规模、速度和效益方面的差异,针对流通产业组织、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技术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甘肃省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现状分析和...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销模式??直销店模式是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农户农产品直销店名义与??
??资金流??图5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管理系统??从图5可W看出,商品流通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唯一可??W获得全部环节信息的节点,也是可W全面掌握市场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商品动??态信息集成点。只有不断分析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才能更好为H农服务。??2、构建衣村商品供应链网络?.??针对甘肃省农材社会服务化体系严重滞后的问题,实施农产品流通网络提??质工程,扶持培育流通企业主体,优化提高流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引导和推??动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链主体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结合我省农村商品供应链网络较为滞后的特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先扶持??一批大型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农产品供销企业,鼓励其扩大经营网??点的建设
降低流通费用。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将丽送服务网点向县区、乡镇农村延伸,??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完善配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城乡互动配送的共同??配送体系。传统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如图6所示。??区域A??■7%?_?当??传统転送樓式??/CJ3?区駐??公圆??V-?."??共同配送樸式??图6传统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3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向互动的甘肃城乡市场体系构建的探索[J]. 赵霞.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2(05)
[2]农民权益保障:政策结构的完善与调整[J]. 傅广宛,蔚盛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3]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分析——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实证研究[J]. 蔡文浩,付剑秋.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6)
[4]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 宋则,王雪峰. 财贸经济. 2010(11)
[5]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马力虎,刘丽兵. 现代农村科技. 2010(11)
[6]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J]. 朱智,赵德海. 财贸经济. 2010(03)
[7]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王晓红. 农村经济. 2009(11)
[8]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 夏春玉,张闯,梁守砚. 财贸经济. 2009(10)
[9]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 唐红涛. 统计与决策. 2009(09)
[10]中小型批发商经营风险与对策研究[J]. 闾志俊.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617169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销模式??直销店模式是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农户农产品直销店名义与??
??资金流??图5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管理系统??从图5可W看出,商品流通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唯一可??W获得全部环节信息的节点,也是可W全面掌握市场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商品动??态信息集成点。只有不断分析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才能更好为H农服务。??2、构建衣村商品供应链网络?.??针对甘肃省农材社会服务化体系严重滞后的问题,实施农产品流通网络提??质工程,扶持培育流通企业主体,优化提高流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引导和推??动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链主体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结合我省农村商品供应链网络较为滞后的特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先扶持??一批大型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农产品供销企业,鼓励其扩大经营网??点的建设
降低流通费用。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将丽送服务网点向县区、乡镇农村延伸,??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完善配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城乡互动配送的共同??配送体系。传统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如图6所示。??区域A??■7%?_?当??传统転送樓式??/CJ3?区駐??公圆??V-?."??共同配送樸式??图6传统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3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向互动的甘肃城乡市场体系构建的探索[J]. 赵霞.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2(05)
[2]农民权益保障:政策结构的完善与调整[J]. 傅广宛,蔚盛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3]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分析——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实证研究[J]. 蔡文浩,付剑秋.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6)
[4]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 宋则,王雪峰. 财贸经济. 2010(11)
[5]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马力虎,刘丽兵. 现代农村科技. 2010(11)
[6]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J]. 朱智,赵德海. 财贸经济. 2010(03)
[7]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王晓红. 农村经济. 2009(11)
[8]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 夏春玉,张闯,梁守砚. 财贸经济. 2009(10)
[9]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 唐红涛. 统计与决策. 2009(09)
[10]中小型批发商经营风险与对策研究[J]. 闾志俊.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61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61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