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效率评价与制度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7:11
  并购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微观上看,并购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做优做强;从宏观上看,并购更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从2001年开始,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开始了真正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并购时代。尤其进入全流通时代以后,我国并购市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新特征。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指出,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流动性过剩和跨国资本流动加速引起的并购规模空前巨大,外资并购风起云涌,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发生数量,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中国企业也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西方发达国家并购中国企业为主的割据,也开始转为双向互动式的并购浪潮。中国企业的并购范围不断扩大: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实业到资本,从能源资源到高新技术,从传统行业到金融行业等等,中国并购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化、国际化的新时代。那么,并购浪潮的背后其并购效率究竟如何?有没有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的并购市场制度环境是并购效率得以改善的根本保证,在转轨时期,并...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1.2.1 并购
        1.2.2 并购效率
        1.2.3 制度优化
    1.3 基本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1.1 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法
            1.3.1.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1.3.1.3 均衡分析
        1.3.2 技术路线
        1.3.3 内容概要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之处
        1.4.2 在观点上创新之处
        1.4.3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并购效率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2.1 新古典并购效率理论
        2.1.1 管理协同效应理论
        2.1.2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2.1.2.1 规模经济性
            2.1.2.2 范围经济
        2.1.3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2.1.3.1 合理避税
            2.1.3.2 公司资金合理利用
            2.1.3.3 预期效应影响
            2.1.3.4 资产重估而增加的折旧避税
        2.1.4 多样化经营理论
        2.1.5 企业市场价值低估理论
    2.2 代理理论
        2.2.1 代理成本理论
        2.2.2 管理主义理论
    2.3 制度经济学关于并购制度变迁的理论
        2.3.1 交易费用理论
        2.3.2 制度变迁理论
    2.4 制度与效率的关系理论
        2.4.1 制度决定效率
        2.4.2 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2.4.3 效率推动制度变迁
第3章 中外企业并购历程与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3.1 美国等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历程
        3.1.1 第一次并购浪潮
        3.1.2 第二次并购浪潮
        3.1.3 第三次并购浪潮
        3.1.4 第四次并购浪潮
        3.1.5 第五次并购浪潮
        3.1.6 第六次并购浪潮逐步形成
    3.2 中国企业并购历程与发展趋势
        3.2.1 启蒙和探索阶段(1984—1987年)
        3.2.2 规范市场阶段(1987—1992年)
        3.2.3 快速扩张阶段(1992—2001年)
        3.2.4 调整跨越阶段(2001—2007年)
        3.2.5 并购市场化与国际化阶段(2008—)
    3.3 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3.3.1 美国企业并购规制法律制度的演进
        3.3.2 欧盟企业并购规制法律制度的演进
        3.3.3 日本企业并购规制法律制度的演进
        3.3.4 西方国家公司并购制度的共同特征
    3.4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制度安排概况
第4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微观效率评价
    4.1 并购效率实证分析总体研究思路设计
    4.2 实证分析模型介绍
    4.3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效率评价
        4.3.1 样本及财务指标选取
            4.3.1.1 样本选取
            4.3.1.2 财务指标的设定
        4.3.2 并购绩效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3.2.1 主成份综合得分模型的构建
            4.3.2.2 研究假设
        4.3.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4.3.3.1 总体并购样本的并购效率分析
            4.3.3.2 不同并购类型并购效率比较分析
            4.3.3.3 关联并购与非关联并购效率比较分析
            4.3.3.4 同属管辖并购与非同属管辖并购效率比较分析
            4.3.3.5 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分析
            4.3.3.6 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的并购效率比较分析
        4.3.4 并购微观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3.4.1 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4.3.4.2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4.3.4.3 研究结论
    4.4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评价
        4.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4.1.1 并购交易效率与并购整合效率
            4.4.1.2 代理成本与并购整合效率
            4.4.1.3 政府干预与并购整合效率
        4.4.2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4.4.2.1 样本选择
            4.4.2.2 解释变量及变量定义
            4.4.2.3 模型设计
        4.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4.4.3.1 所有样本的并购整合效率分析
            4.4.3.2 国有及社会控股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分析
            4.4.3.3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分析
        4.4.4 研究结论及局限
    4.5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4.5.1 协同效应概念及分类
        4.5.2 协同效应的计算方法及测定
        4.5.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
            4.5.3.1 协同效应国外文献综述
            4.5.3.2 中国并购协同效应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4.5.3.3 协同效应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4.5.4 基本结论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宏(中)观效率评价
    5.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资源配置功能
        5.1.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分析
            5.1.1.1 并购后产品价格小于并购前而产生的经济净福利的变化
            5.1.1.2 并购后公司市场势力增加产生的经济净福利的变化
            5.1.1.3 并购前存在市场控制力而引起的经济净福利的变化
            5.1.1.4 并购后市场控制力扩散而引起的经济净福利的变化
            5.1.1.5 并购后需求变化而产生的经济净福利的变化
        5.1.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5.1.2.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5.1.2.2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
    5.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与产业结构优化效率
        5.2.1 产业效应存在的原因
        5.2.2 产业效应的测算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
        5.2.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产业效应实证研究
            5.2.3.1 研究方法及指标设定
            5.2.3.2 产业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6章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并购效率改进研究
    6.1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并购的定价效率改进
        6.1.1 当前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1 制度方面的缺陷
            6.1.1.2 技术操作方面的缺陷
        6.1.2 目标企业价值及评估主要方法
            6.1.2.1 账面价值法
            6.1.2.2 现金流量贴现法(DCF)
            6.1.2.3 收益资本化法
            6.1.2.4 市场比较法
            6.1.2.5 实物期权方法
        6.1.3 影响并购定价的因素
            6.1.3.1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
            6.1.3.2 并购双方在并购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6.1.3.3 双方谈判能力的强弱
            6.1.3.4 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
            6.1.3.5 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
        6.1.4 并购交易定价策略
            6.1.4.1 确定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
            6.1.4.2 确定被并购方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6.1.4.3 并购双方博弈形成均衡价格
        6.1.5 全流通时代并购定价效率改进措施
            6.1.5.1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资本市场规范运行
            6.1.5.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阳光并购
            6.1.5.3 发展中介机构,提高并购定价估值水平
    6.2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并购效率改进状况
        6.2.1 并购活动日益市场化,并购监管日趋完善
            6.2.1.1 全流通时代并购行为更加市场化
            6.2.1.2 并购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
            6.2.1.3 并购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
            6.2.1.4 政府行政干预减弱,市场驱动力量加强
        6.2.2 并购市场主体约束进一步规范
        6.2.3 并购方式与并购支付手段更加多元化
        6.2.4 战略性并购和价值并购成为并购主流
        6.2.5 关联并购促进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
第7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的制度因素分析
    7.1 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并购的动机
        7.1.1 理论性动机是克服市场失灵
        7.1.2 初始性动机是谋求竞争与垄断之间的平衡
        7.1.3 普适性动机是实现产业政策和维护经济安全
        7.1.4 直接动机是出于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
    7.2 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并购的消极影响
        7.2.1 无偿划拨式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7.2.2 拼盘式并购导致资源难以整合
        7.2.3 拉郎配使并购企业主体缺位
        7.2.4 寻租行为破坏并购市场竞争机制
        7.2.5 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并购统一市场形成
    7.3 并购市场制度缺失对并购效率的影响
        7.3.1 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7.3.2 现有的法律法规权威性不够
        7.3.3 现有的法律法规执行效率不高
        7.3.4 与并购相关的市场制度缺失
    7.4 并购市场化与并购制度优化的紧迫性
第8章 转轨时期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制度优化
    8.1 上市公司并购申报制度
        8.1.1 并购申报制度与并购行为规范
        8.1.2 并购申报标准确定方法
        8.1.3 现行中国并购申报制度质疑
        8.1.4 西方并购申报制度经验借鉴
        8.1.5 中国并购申报制度的优化策略
            8.1.5.1 适当提高申报标准,实施差别对待策略
            8.1.5.2 增设自愿申报及事后备案制度
            8.1.5.3 制定反垄断审查的操作程序和并购规则
    8.2 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
        8.2.1 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8.2.1.1 证券市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8.2.1.2 并购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8.2.1.3 并购市场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8.2.2 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
            8.2.2.1 公司合并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8.2.2.2 公司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8.2.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质疑
            8.2.3.1 并购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弹性
            8.2.3.2 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歧视性
            8.2.3.3 要约收购线的临界点不合理
            8.2.3.4 目标公司董事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8.2.3.5 上市公司收购的两个办法如何衔接
            8.2.3.6 财务顾问业务管理不规范
        8.2.4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化策略
            8.2.4.1 完善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
            8.2.4.2 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弹性化
            8.2.4.3 建立规范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制度
            8.2.4.4 建立严格的并购信息披露法律责任制度
    8.3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制度
        8.3.1 西方发达国家的并购融资制度
        8.3.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现状
        8.3.3 上市公司并购的融资制度缺陷
            8.3.3.1 信贷市场并购融资的制度缺陷
            8.3.3.2 资本市场并购融资的制度缺陷
            8.3.3.3 税收制度缺陷
            8.3.3.4 资本市场结构非均衡
        8.3.4 上市公司并购的融资制度优化策略
            8.3.4.1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8.3.4.2 开发并购资金来源,创新融资工具和渠道
            8.3.4.3 重点发展债券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均衡发展
            8.3.4.4 尽快制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发展机构投资者
    8.4 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有限政府制度
        8.4.1 政府参与上市公司并购的理论解释
            8.4.1.1 政府的政策性负担
            8.4.1.2 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目标
        8.4.2 市场经济中建立"有限政府"制度的必要性
        8.4.3 转轨时期政府在并购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8.4.3.1 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
            8.4.3.2 完善并购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市场化监管机制
            8.4.3.3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8.4.3.4 建立对并购市场的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8.4.4 并购市场中有限政府制度优化策略
            8.4.4.1 并购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创新
            8.4.4.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8.4.4.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8.4.4.4 加快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
    8.5 完善并购法律法规制度,创造阳光并购的制度环境
        8.5.1 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并购法律体系
        8.5.2 完善上市公司民事赔偿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8.5.3 建立规范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8.5.4 加快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
第9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本文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企业并购申报制度优化策略探讨[J]. 田满文.  宏观经济研究. 2009(09)
[2]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并购重组的回顾与展望[J]. 陈岱松.  生态经济. 2009(07)
[3]我国企业并购制度正在走向成熟——从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说起[J]. 刘丽园.  兰州学刊. 2009(05)
[4]制度约束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J]. 阎大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5]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基础、内涵特征和建设对策[J]. 巩建华.  行政论坛. 2009(01)
[6]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0年[J]. 黄速建,金书娟.  经济管理. 2009(01)
[7]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J]. 常修泽.  人民论坛. 2008(24)
[8]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J]. 黄文华,朱晶晶.  价格月刊. 2008(12)
[9]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 石宏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职能的系统分析[J]. 范炜烽.  江汉论坛. 2008(11)

博士论文
[1]转型期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D]. 李哲.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满慧.吉林大学 2007
[3]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D]. 葛俊龙.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刘志强.吉林大学 2007
[5]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系统研究[D]. 刘勤.同济大学 2006
[6]制度与效率[D]. 战松.西南财经大学 2006
[7]并购融资理论研究[D]. 贾立.四川大学 2006
[8]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 吕竺笙.复旦大学 2005
[9]我国企业并购与政府的职能定位[D]. 梁卫彬.复旦大学 2005
[10]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并购问题研究[D]. 李光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政府规制与企业并购的研究[D]. 戚少丽.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美国企业并购规制制度的研究和借鉴[D]. 臧红岩.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6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636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