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票据法》第十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16:22
  我国《票据法》第十条否定票据无因性,捆绑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要求票据必须要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背景,而且必须给付相对应的对价。《票据法》第十条有因性的规定与票据法理论相悖,与发达国家通行的票据立法也不符。《票据法》第十条有因性的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瑕疵,在实践上无法操作,影响了票据的流通,限制了票据功能的发挥,阻碍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 第一章主要是对我国《票据法》第十条与票据无因性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目的是在理论上论证《票据法》第十条的不合理。首先阐述票据无因性原则,说明票据分离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的必要和理由。其次,介绍《票据法》第十条产生的历史沿革,从中考察《票据法》第十条的局限。最后,对《票据法》第十条缺陷及争议进行分析论证,考察《票据法》第十条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关于真实交易背景交易的规定进行论述,通过对规范体系、理论基础、缺陷问题的阐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关于真实交易背景规定的不合理不可行。最后对其提出立法建议。 第三章主要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关于票据对价的规定进行论述,通过对...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票据法》第十条与无因性
    第一节 对《票据法》第十条所涉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规定的分析
        一、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概述
        二、我国《票据法》第十条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的缺陷
第二章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分析
    第一节 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概述
        一、我国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规范体系
        二、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立法目的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缺陷和问题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法条上的缺陷
        二、《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修改建议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存废
        二、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修改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分析
    第一节 票据对价原则概述
        一、我国票据对价原则的规范体系
        二、票据对价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法条上的缺陷
        二、《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与其他法条的冲突
    第三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修改建议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存废
        二、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修改的具体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票据流通制度之完善与重构[J]. 董翠香.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我国银行业票据融资快速增长的机理分析[J]. 郑泽宏,魏丽虹,李成青.  海南金融. 2010(01)
[3]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J]. 欧阳卫民.  金融会计. 2010(01)
[4]银行与企业在票据贴现中的博弈[J]. 江军.  现代商业. 2009(17)
[5]我国票据贴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J]. 王洪辰.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6]对湘乡市民间票据贴现情况的调查[J]. 罗志新,陈和平,贺洋.  金融经济. 2009(02)
[7]从票据无因性看我国《票据法》的缺憾[J]. 张奇.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10)
[8]票据有因性观念的坚守与超越──对真实交易背景规则的辩护[J]. 刘宏华.  法学杂志. 2007(03)
[9]试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及其相对性——兼评我国《票据法》第十条[J]. 张澄.  政治与法律. 2006(01)
[10]对“制度、合约与企业行为—永康民间票据市场研究”一文的评论[J]. 时红秀.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6)

硕士论文
[1]从金融法视角论“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存废与变革[D]. 王一轲.中国政法大学 2009
[2]我国融资性票据市场研究[D]. 罗荣平.四川大学 2006
[3]票据贴现的法律问题研究[D]. 司马炜娜.华东政法学院 2006
[4]融通票据研究[D]. 罗昀.吉林大学 2006
[5]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和票据法的完善[D]. 孙丽洁.吉林大学 2005
[6]票据对价问题研究[D]. 张宇翔.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0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730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