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7:41

  本文关键词: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商品经济 政府干预 政策 制度变迁


【摘要】:经济是政治统治的基础,任何国家和任何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干预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方式不同而已。本文以唐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探寻国家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和政策渊源,分述唐政府在官营和私营两个维度中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领域中的干预政策和措施,并对唐前期和中后期干预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理论对唐代商品经济的干预政策进行整体阐释,揭示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质等问题。 第一章探究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和政策渊源。《管子·轻重》诸篇所阐述的“轻重论”是古代国家干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轻重论”主张国家通过利用商品货币流通规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及部分商品生产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轻重论”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推行的铸币官营、盐铁专营、均输平准等政策为轻重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政策,是封建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渊源。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政府干预商业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下实行的。抑商的思想和政策则产生于战国时期,西汉武帝时期加强工商业管制的各项措施将“抑商”推向高峰,形成了后世抑商政策的传统模式。 第二章论述唐政府对官营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唐代官营手工业大部分是为满足统治阶级的内部供给,政府进行的商品性生产只是极少部分,官府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少。但唐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及商品经济力量的增强,官府手工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中“和雇”现象和原材料供应中“和买”现象的增多。在官营商业方面,唐政府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商品经济活动,在唐安史之乱以后,官营商业带有强烈的财政获利性和强制性。唐代官府从事的商业贸易主要有国家垄断专营的直销贸易,常平制的囤积贸易,官本放贷的货币贸易以及具有强制性的和籴与宫市四种形式。 第三章论述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唐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民间商品经济活跃,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的干预范围涉及较广。从商品生产到商品流通,从货币到商人,政府的干预政策无不渗透其中。对商品生产的干预分布于农业生产领域和私营手工业生产领域,但政府的相关干预措施主要还是以对民间私营手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为主。对商品流通的干预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进程的控制和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商人是商品实现价值转换的运作者,政府有关货币和商人的政策亦构成政府干预民间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探讨唐政府对商品消费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干预。市场化消费趋势增强是唐代消费经济变化的重要特点,因而唐政府对消费领域的干预政策势必影响到日益增长的商品性消费。在生活性消费方面,唐政府制定了与等级制度对应的消费规范,涉及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等日常消费内容。在生产性消费方面,以维护小农生产为目标,唐政府对土地的自由流转、奴婢和牲畜的自由买卖以及民间牲屠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和管理。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方面,唐政府的干预随着社会消费风气的变化而调整,政策倡导由“崇俭”向“抑奢”转变。 第五章主要运用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制度变迁理论对唐政府的商品经济干预政策及其变化进行阐释。通过史料呈现与理论分析得出,唐前期政府对商业和商人的压制政策是在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下实行的,是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反映。唐中期以后,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制度发生变迁。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是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为主,变迁的实质是私有产权的导入及产权结构的明晰化。在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以意识形态为主的非正式制度也发生改变,与正式制度变迁方向一致,促进了制度变迁的进行。
【关键词】:唐代 商品经济 政府干预 政策 制度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2;F72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绪论10-28
  • 一、论文选题之缘起与意义10-13
  •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3-24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24-28
  • 第一章 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与政策渊源28-41
  • 第一节 “轻重论”——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28-34
  • 一、以《管子》为代表的“轻重论”的确立28-30
  • 二、《管子》“轻重论”中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措施30-34
  • 第二节 “重农抑商”——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渊源34-41
  • 一、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与政策的形成34-37
  •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广与发展37-41
  • 第二章 唐政府对官营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41-76
  • 第一节 唐代官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的加强41-47
  • 一、唐代官手工业从事部分商品性生产42-44
  • 二、唐代官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的加强44-47
  • 第二节 唐政府对官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47-76
  • 一、垄断型商业——榷卖制度48-59
  • 二、屯积型商业——常平仓制59-64
  • 三、借贷型商业——公廨本钱制64-69
  • 四、强制性贸易——和籴、宫市69-76
  • 第三章 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76-118
  • 第一节 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生产领域的管理与控制76-80
  • 一、唐政府对民间手工业者的管理77-79
  • 二、唐政府对民间手工业产品质量的控制79-80
  • 第二节 唐政府对商品流通领域的管理与控制80-96
  • 一、唐政府对商品流通进程的管理80-88
  • 二、唐政府对商品市场的管理88-96
  • 第三节 唐政府的铸币政策96-106
  • 一、唐前期保障铸币官营的政策法令96-100
  • 二、唐中后期的“钱荒”及政府应对措施100-106
  • 第四节 唐政府有关商人的政策106-118
  • 一、唐代商人的群体境遇及其演变106-116
  • 二、唐政府对行会的控制116-118
  • 第四章 唐政府对商品消费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干预118-146
  • 第一节 唐代消费行为的市场化趋势增强118-121
  • 第二节 政府维护消费等级的制度规范121-130
  • 一、有关服饰消费的等级规范121-123
  • 二、有关饮食消费的等级规范123-125
  • 三、有关住、行消费的等级规范125-127
  • 四、有关婚嫁、丧葬消费的等级规范127-130
  • 第三节 政府对“崇俭抑奢”消费的倡导130-138
  • 一、唐代消费观念的时代变迁130-133
  • 二、唐前期以“崇俭”为主的消费政策133-135
  • 三、唐中后期以“抑奢”为主的消费政策135-138
  • 第四节 政府维护小农生产的消费限制138-146
  • 一、政府对土地自由流转的制度限制138-140
  • 二、政府对奴婢、牲畜买卖的管制140-143
  • 三、政府的禁屠措施143-146
  • 第五章 唐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制度经济分析146-161
  •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唐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制度选择147-149
  • 第二节 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质149-155
  • 一、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149-152
  • 二、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质:产权与效益的演进152-155
  • 第三节 唐代重商观念的兴起与制度变迁155-161
  • 一、唐代重商观念的兴起155-158
  • 二、重商观念对唐政府干预措施的渗透158-161
  • 结语161-165
  • 参考文献165-180
  • 后记180-1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锦绣;唐后期的虚钱、实钱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钟祥财;;中国古代收入分配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兼论经济意识与制度演进的关系[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3 李绍强;中国封建社会工商管理思想的变迁[J];东岳论丛;2000年03期

4 赵克尧;重农抑商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5 郑炳林,高伟;唐五代敦煌酿酒业初探[J];西北史地;1994年01期

6 朱淑瑶;略论唐代行会的形成——兼谈唐代行会与欧州中世纪行会的区别[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7 吴小凤;唐代商品经济与征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耿振东;;轻重学说在唐代的接受与实践[J];管子学刊;2010年01期

9 程喜霖;论唐代关津与过所的关系及其国防治安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王勋敏;唐肃、代、德宗朝商业政策干预模式之转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汝泉;;唐代度支、盐运二使关系试析[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2 孙彩红;唐代政府的粮食需求与财政经济[D];厦门大学;2002年

3 王能应;中国经济史上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23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723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