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及其渠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6:00

  本文关键词: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及其渠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通业 制造业 效率 影响渠道


【摘要】: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渠道,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流通业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现代流通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逐步显现。制造企业规模与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负相关,促进制造企业商贸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制度环境的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流通业 制造业 效率 影响渠道
【基金】: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现代流通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分类号】:F724;F4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流通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产业部门,具有衔接生产和消费以及较强的产业关联波及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贸流通业不仅仅通过拓展工业内部分工体系得以发展,而且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凭借信息和专业化优势引导、协调生产,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2 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3 徐从才;丁宁;;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及其绩效——基于大型零售商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4 宋则;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31期

5 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1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宋则;;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32期

7 丁宁;周经;丁华;;流通创新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7期

8 袁建文;;基于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任英华;王耀中;;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9期

10 刘向东;石杰慎;;我国商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及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郭蓉;;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3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韩晶;;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王晓东;;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实证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林秀梅;臧霄鹏;;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服务业效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9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10 秦晓敏;;价值链控制能力与产业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成刚;;我国高校成本效率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范群芳;董增川;杜芙蓉;;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效率研究与探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玮;成力为;王九云;;高技术产业内外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基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视角的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林俊文;两岸人寿保险公司效率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崔龙;次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技术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建红;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陆树丹;基于随机前沿面模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袁柱;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宋则;蔡胜勋;;铲除不合理的体制性成本 建立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郭馨梅;宋伟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金萍;打造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平台[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6 李陈华,文启湘;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7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8 “十五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加快流通创新 促进流通现代化[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9 晏维龙;生产商主导 还是流通商主导——关于流通渠道控制的产业组织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10 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 宋则;[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江蓓 王立勇 田力 (实习生 江蓓 本报记者 王立勇);[N];中国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琰;[N];中国商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善浪;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2 姚洁;李磊;;山东半岛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10期

3 郭克莎;竞争优势与制造业结构升级[J];上海企业;2003年12期

4 邓安球;史忠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理论视野;2009年03期

5 唐强荣;康泽永;;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年03期

6 史飞飞;;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02期

7 刘志海;浅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J];价值工程;2005年10期

8 肖本华;;人民币升值与广东制造业结构调整[J];商业时代;2006年12期

9 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J];学习与实践;2006年10期

10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青岛制造业的优势、劣势对比及信息化战略探析[J];企业家天地;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亮;刘卫东;;辽宁省各地级城市间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及成因探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曹溢;朱建军;;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建议[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见习记者 向婷婷;“上海制造业正向苏浙升级转移”[N];东方早报;2007年

2 陈艳敏邋黄俐;我国制造业与世界经济融合进一步加快[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李满;新加坡:提升制造业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祝蕾 卞思杰;“总部经济”打造济南制造业[N];济南日报;2006年

5 李淑华;突破核心技术 振兴装备制造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通讯员 佘再兴 叶洪梅;昌吉市制造业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节本增效[N];昌吉日报;2007年

7 陶维洲邋汪林义;长三角调整制造业结构迫在眉睫[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蒙;中国轴承国际化:应在“窄门”市场寻求“蓝海”[N];机电商报;2007年

9 江华;100艘“山东造”渔船成功交付[N];中国水运报;2008年

10 李仲刚 记者 吕晓明;打造产业集群 开拓市场增效[N];牡丹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李菁;我国制造业区域产业结构的收敛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沼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结构竞争力影响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

2 刘叶;四川制造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魏珍;宝鸡市陈仓区制造业结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4 刘军虎;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高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周向宇;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D];湘潭大学;2007年

7 刘祥霞;制造业国际转移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D];山东大学;2005年

8 范玲;武汉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文娟;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相关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李生;结构变动对制造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7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737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