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7:40

  本文关键词: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融资性票据 商业本票 票据无因性 电子票据


【摘要】:融资性票据最早来源于美国的商业票据,其作用转变从最初的支付结算工具发展成为专门用于融资的货币市场工具,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发达国家,票据主要就是实现融资的功能,融资性的票据成为了企业进行融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然而,我国大多数票据都要以真实交易为背景,而融资性票据必须是纯粹以融资为目的而发行的商业票据,这就使票据的功能无法完全表现出来,因而我国的票据制度也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融资性票据制度也显得日益重要。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这一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蓝本,民间票据融资为缓解民间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事实都说明票据市场上对于融资性票据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现行《票据法》颁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当时的立法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票据无因性原则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学者的重视,这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虽然市场上已经存在大量融资性票据的变通形式,其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境,完善票据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票据的融资功能,但是纵观目前票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依然存在许多缺陷,一方面是现行法律对票据无因性的限制,对票据种类的局限,以及缺乏对电子票据合法性的确认,另一方面是市场准入制度的不明确,票据交易机构的不完善,以及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备。本文以美国融资性商业本票制度和德国商业票据制度的特点为对象,汲取相关经验,为构建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创新性的指出修改和增加现行《票据法》,确立无因性基础,增加商业本票和电子票据的规定,同时在法律上将真实性票据和融资性票据分别进行规制,严格规定票据发行主体,将中小企业纳入票据主体的范围之内,完善票据中介机构,为票据交易提供服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融资性票据 商业本票 票据无因性 电子票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引言12-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6
  • 1.2.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13-14
  • 1.2.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14-15
  • 1.2.3 国内外文献的述评15-16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6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6-18
  • 第2章 融资性票据概述18-27
  • 2.1 融资性票据的概念18-19
  • 2.2 融资性票据的法律特征19-20
  • 2.3 融资性票据在我国票据实践中的发展现状20-23
  • 2.3.1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及作用20-22
  • 2.3.2 民间票据融资的两种模式及其作用22-23
  • 2.4 构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必要性23-27
  • 2.4.1 完善票据功能的发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23-24
  • 2.4.2 完善票据制度体系,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24-27
  • 第3章 我国构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障碍及制度缺陷27-34
  • 3.1 立法上的障碍27-30
  • 3.1.1 现行《票据法》对于票据无因性的限制27-28
  • 3.1.2 现行《票据法》对于票据种类的限制28-29
  • 3.1.3 现行《票据法》没有确认电子票据的合法地位29-30
  • 3.2 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完善30-31
  • 3.2.1 缺乏专门的票据中介机构30
  • 3.2.2 票据发行者的结构问题30-31
  • 3.2.3 票据投资者的结构问题31
  • 3.3 交易制度的不完备31-34
  • 3.3.1 信用制度上的缺陷31-32
  • 3.3.2 信息披露制度上的缺陷32-34
  • 第4章 美国、德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借鉴及启示34-38
  • 4.1 美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特点34-35
  • 4.2 德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特点35-36
  • 4.3 美、德两国融资性票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6-38
  • 第5章 我国构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建议38-46
  • 5.1 构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基础38-39
  • 5.1.1 融资性票据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38-39
  • 5.1.2 融资性票据制度构建的社会基础39
  • 5.2 修改和完善现行《票据法》的相关规定39-42
  • 5.2.1 确立无因性制度,实行分类调整39-40
  • 5.2.2 增加商业本票的规定40-41
  • 5.2.3 增加电子票据的规定,承认电子票据合法地位41-42
  • 5.3 完善融资性票据市场准入制度42-43
  • 5.3.1 完善票据中介机构42
  • 5.3.2 严格规定发行主体的资格42-43
  • 5.3.3 明确投资主体的资格43
  • 5.4 建立完善的融资性票据交易制度43-46
  • 5.4.1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43-45
  • 5.4.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平;;民间票据融资及其法律应对[J];法治研究;2015年01期

2 孙勇军;;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完善建议[J];时代金融;2014年33期

3 仪喜峰;赵睿;;浅析我国融资性票据的发展路径[J];时代金融;2014年05期

4 徐巧静;;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经济;2013年26期

5 王玉兴;滕越;张雨豪;刘雨馨;;我国发展融资性票据的探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柏华丽;焦婵;;我国民间票据贴现发展动因及风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8期

7 霍原;;从电子票据角度谈我国《票据法》改革新思路[J];财会月刊;2012年11期

8 董惠江;;票据行为实质要件之否定[J];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1期

9 董惠江;;我国票据法签章规则的修改[J];法学;2011年09期

10 李伟群;;全国票据法修改研讨会综述[J];法学;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红;电子票据法律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成龙;论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D];辽宁大学;2013年

2 杨化阳;融资性票据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张君;我国民间票据中介机构的法律规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悦;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8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848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