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制度供给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以美国电影产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制度供给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以美国电影产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技术创新 制度供给与创新 互动机制 竞争力
【摘要】: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过程深受制度环境约束,技术创新需要相关制度安排的供给与创新。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制度供给、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互动的产业生态系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人才培养与引入等制度供给与创新,通过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等作用机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制度供给与创新,是我国电影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技术创新 制度供给与创新 互动机制 竞争力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反倾销、产业升级协同演化下的中国产业安全研究”(14AGJ014)
【分类号】:J943
【正文快照】: 作为一种与科技发展最为密切的艺术,电影天然同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在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历程中,电影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推动。随着好莱坞电影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是美国的科技实力助长了美国电影征服全球的竞争力[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枝富,张健,孙环保;加入世贸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东疆学刊;2000年02期
2 郝炎,李达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王予波;试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曹前有;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中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4期
5 夏保华;;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1期
6 张文树;;关于哲学视域下的技术创新[J];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胡光华;颜峰;;论技术创新与文化的相互建构[J];求索;2007年04期
8 王睿;李兆友;;论技术创新的文化扩散[J];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05期
9 陈荣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鲍敦全,黄诚;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赖迪辉;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燕;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丽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5 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陈家宏;论依法促进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17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01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