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昆明私人博物馆与社区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00:27

  本文关键词:昆明私人博物馆与社区互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私人博物馆 社区 社会互动 公共文化空间


【摘要】:私人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空间形式与内容的拓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相应的重视。昆明市在2008年8月提出用3到5年的时间把昆明打造成“博物馆之城”,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促使了昆明市私人博物馆的兴起。时隔6年,“博物馆之城”举措所带动兴起的昆明私人博物馆的生存状况怎样、私人博物馆功能发挥如何、私人博物馆与周边社区会有怎么的互动关系等,是本文欲回答之事。 本研究以社会互动和社区总体营造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梳理昆明市博物馆总体情况,从中确认私人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划定昆明私人博物馆的范围,最终锁定9家目标研究对象。其次,通过访谈与实地考察,对昆明9家私人博物馆的营运状况进行总结,同时对私人博物馆周边的社区情况、社区文化、与博物馆的合作活动等进行调研整理,呈现出社区与私人博物馆互动的现状。最后,引入社会学中社会互动与社区总体营造理论,提出“昆明私人博物与社区互动发展”的理念;围绕此发展理念,文章重点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层面分析两者的互动机制,包括由私人博物馆与社区的功能与需求互动、趣缘群体互动、地缘业缘关系互动所集合体现的主动型机制,也包括政府对私人博物馆等相关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有效的激励与导向的引导型机制,具体指搭建畅通渠道将民间资本进入到公共文化生产领域、政府采购私人属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给予合理的补助、提高社会公众对私人博物馆的关注和参与意识,营造一种全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氛围,释放私人博物馆涵养人们精神文化素养的功能。 研究发现,昆明的私人博物馆实际上在不断的通过自身努力与社区进行合作,积极的发挥自身主动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在互动进程当中忽视了地方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和传承,对本土固有的文化肌理重视不够,导致特色不明显,发展空间受到局限,进而影响到博物馆文化经济功能的发挥。因此,将私人博物馆与社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发展,并辅之政府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的激励和引导,为当前昆明私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6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志刚;;私人博物馆与民间收藏[J];中国博物馆;1995年01期

2 赵兴旺 ,李晓珊;走进私人博物馆[J];光彩;2004年08期

3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年01期

4 章育;薛秀娥;;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28期

5 陆建松;陆敏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思考[J];文物世界;2011年03期

6 松泉;家庭收藏馆遍布上海[J];文化交流;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1294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294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