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数据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数据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灰色关联 偏最小二乘法 数据有效 统计核算
【摘要】: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探究文化产业与非文化产业指标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剔除关联关系较弱的解释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以分析影响因素的弹性作用。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的PLS模型获得值,与相应实际值、曲线回归预测值相比较,2004~2012年PLS模型拟合值与实际值对数值平均相对误差达0.4906%,2013~2017年PLS模型预测值与曲线回归模型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2064%。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非文化产业指标存在较好的关联关系,而且文化产业增加值能够反映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和社会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与供给,体现文化创新能力的推进作用,证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是有效的统计核算数据。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基金】:全国统计研究(计划)项目(2011LY054)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0引言文化作为一国综合实力,是国家精神力量的表现。自“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得到重视,文化产业不断融合,新产业不断涌现。我国已进入服务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合理有效的将新兴产业的核算融入服务业的核算,是当前改进服务业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恳;;我国文化产业统计问题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金勇进,梁燕;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 Square)方法的拟合指标及其在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02期
3 博赫;;文化产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统计与决策;2008年04期
4 屈小娥;袁晓玲;;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4期
5 孟祥兰;;我国宏观统计指标数据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23期
6 范雅静;;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推算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谢伦灿;;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统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那琳;基于统计制度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程林;苏维词;唐为亮;张帆;;重庆工业专门化部门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宏飞;;基于文化产业演化的统计核算探析[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3 加纳古丽;宋岭;;能源消费构成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以新疆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周瀚醇;;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赵炎;陈建有;;中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3年06期
6 孔祥沛;孙继红;;基于投入—过程—结果模式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以江苏省136个学科专业样本数据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年07期
7 曹张龙;;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产业互补性分析[J];商业经济;2011年15期
8 李影;;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能源结构约束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0年03期
9 曾庆东;严新平;;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6期
10 孔祥沛;;研究生教育投入、过程、结果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省136个研究生培养学科实证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潮清;刘思峰;;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曾庆东;铁路旅客运输满意度测评理论及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岚芳;基于民众满意度的社会发展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金宁;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理论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周文瑜;供电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7 岳刚;卓越绩效模式类目相关性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赵志强;基于外部性理论的LNG储运中心选址模型与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汪东;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及减排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燕晓红;陕西省能源消费及构成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许彬斌;整车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胜;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郑煜;城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叶位杰;基于PLS方法的中小软件项目失败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余思贤;反倾销背景下的出口企业营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李永安;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巩永华;基于有限理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动态测评方法研究[D];沈阳大学;2006年
10 金燕;大型超市行业顾客满意测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芳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方法及经验[J];北京统计;2003年07期
2 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李静;;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3 屈耀辉,曾五一;农产量抽样调查中计量误差来源分析及其事后甄别[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4 邱东;陈梦根;;基于数据质量观的中国统计能力建设[J];当代财经;2008年03期
5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课题组;郝康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调研世界;2010年08期
6 张迎春;;中国提升ICP2011数据质量的途径分析[J];调研世界;2010年08期
7 程开明;;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及进展[J];调研世界;2010年11期
8 李建民;邬宏平;;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0年06期
9 陈恳;;我国文化产业统计问题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周潮;;基于SARIMA模型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J];甘肃金融;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忠明;;政府统计体制改革模式问题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安民;[N];北京日报;2006年
2 黄承喜 付春晖;[N];中国信息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芳;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及其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王彦茹;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武东;;刍议新时期的会计统计一体化[J];神州;2013年15期
2 ;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及业务技术核算的几个特点——统计专家谈话记录[J];统计工作通讯;1953年12期
3 施金龙;简论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统一化[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宏飞;;基于文化产业演化的统计核算探析[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5 樊文艳;工业企业“三算合一”的基本思路[J];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田云;;曑於[x覇,
本文编号:1300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30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