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06 05:27

  本文关键词: 嵩山 少林武术 武术文化产业 发展原因 出处:《中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嵩山少林寺以“禅、武、医”昭远天下,在发展少林寺本身的同时不断的衍生出经济产业链条,而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典型;多年来,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为发展少林寺寺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嵩山少林寺逐渐走出登封,开始面向世界,嵩山少林寺产业也逐渐成为大多数领域的研究对象;本研究从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独占鳌头”的原因,多角度的研究它的“特殊性”,最后得出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如下: 第一,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在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少林武术、禅宗、医学和不动产的寺院为产品形态;以僧人、木鱼、袈裟和佛经为产品的独特价值体现;以心灵上的皈依(主要是禅宗)、视觉上盛宴(主要是少林武术)和祖传药方(主要是少林医学)为产品的消费终端;以普及本土,主攻海外,在海外开设分寺和下院,逐步推广少林为产品营销套路;以少林武术表演,坐禅论禅之道,海外论法,影视作品制作为产品的展现形式;以大量资本的介入,,现代化媒体推广,与国际接轨的利润获取为商业运作模式;以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武术”等金字招牌为开端的商业维权模式的发展道路。 第二,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有着特殊的地方;武术文化产业化条件具备、政府的适时助推、少林寺本身的运营等。 第三,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不断的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扬长避短,把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模式融合起来,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调整自身,变压力为动力,为发展少林武术文化产业蓄力。
[Abstract]:The Shaolin Temple of Songshan, with "Zen, martial arts, and medicine" as the world's name, develops the Shaolin Temple itself and constantly derives the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Shaolin martial arts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 Songshan Mountain is a more successful example. Over the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industry in Songshan has not onl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monastery,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local economy. Beginning to face the world, Shaolin Temple industry in Songsha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research object of most fields.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industry in Songshan,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 industry in Songshan Mountain are studie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 industry in Songshan Mountain are as follows: First,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al industry in Songshan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haolin martial arts, Zen Buddhism, medicine and real estate monasteries as the product form; The unique value of monks, wooden fish, cassock and Buddhist scriptures; Taking spiritual conversion (mainly Zen), visual feast (mainly Shaolin martial arts) and ancestral medicine (mainly Shaolin medicine) as the consumer terminal; 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local, mainly attack overseas, set up in the overseas sub-temple and lower house, gradually promote Shaolin for product marketing routine; Shaolin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 Zen on the way of Zen, overseas on the law,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as the product of the display for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pital intervention, modern media promo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profits for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l;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commercial rights protection mode begins with creating "Shaolin", "Shaolin Temple", "Shaolin Wushu" and other gold-lettered signboards. Secondly,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industry in Songshan has a special plac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artial arts culture, the timely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operation of Shaolin Temple itself, etc. Third, Songshan Shaolin Wushu culture industry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can constantly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e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the Buddhist culture and moder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l. Can adjust oneself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eriod, change pressure into motive force, for development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industry accumulative for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852;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鹏宇;禅宗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2期

2 刘世选;;正确理解武术的“哲学理论”[J];武当;2006年10期

3 小郑;;少林武术的起源及文化内涵[J];少林与太极;2011年06期

4 ;北京和平寺少林武术学校第七期招生[J];中华武术;1994年03期

5 韩升;王春来;杨冰;;少林武术与禅宗养生思想关系辨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年Z1期

6 楠溪;登封市少林武术运动会鸣金[J];中华武术;1994年12期

7 李本钧;文化产业研究的一部力作[J];学术研究;2001年05期

8 李江帆;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1年09期

9 杨华彬;试论文化产业与廊坊城市化发展的产业定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赵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中的多元化问题[J];学术探索;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建玲 实习生 张卫卫;全国政协领导莅郑考察我市文化产业[N];郑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葛洪才;深圳战略:向文化产业大转向[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魏晓霞;发展文化产业意义深远[N];中国旅游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朱文伟;文化产业:展览航母由此启航[N];中国贸易报;2005年

5 韩宗树 邹文锋;岳阳文化产业突围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向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构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马相武 ;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金元浦;文化产业:不断嬗变和生成的概念[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张典;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罗云川;探讨文化产业“四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曲晓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高月;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3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493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