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文化商品市场垄断与文化企业规制

发布时间:2018-03-27 08:12

  本文选题:文化商品 切入点:市场垄断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探讨以避免文化商品市场垄断为目标的文化企业规制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化商品市场垄断的成因主要在于文化消费需求特征的困扰,文化商品生产的五重约束以及文化商品市场竞争失序。文化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政治意图驱动下推行强势文化控制,通过曲解和利用版权保护制度对文化资源实施控制,通过企业并购以试图控制营销渠道。文化商品市场与文化企业规制的主旨在于维护文化商品市场和文化企业的多样性,而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在保证最佳秩序和最大可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由政府规制的市场是值得推崇的。平衡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的关系,实行多样性文化企业并存,是我国文化商品市场趋向繁荣的重要保证。
[Abstract]: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regulation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aiming at avoiding the monopoly of the 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 The main cause of the monopoly in the 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 lies in the puzzle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demand. In order to gain economic benefits, cultural enterprises, driven by political intention, carry out strong cultural control and control cultural resources through mis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 and cultural enterprise regulation is to maintain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 and cultural enterprise.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lies in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best order and the greatest possible satisfaction for the needs, the market reg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is worthy of praise,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ned economy and the free market. The coexistence of diversified cultural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prosperity of China's 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12YJC6303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演艺产业运营策略研究”(12CH10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的城镇化发展研究”(13CJJJ2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上市公司管理防御与资本结构相关性研究”(13DGLJ01)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
【分类号】:G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2 哈维·B·费根鲍姆;吴克峰;汤雯雯;;美国文化挑战世界[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张小军;;文化经济学的视野:“私有化”与“市场化”反思——兼论“广义科斯定理”和产权公平[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4 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上)[J];经济学家;2005年01期

5 陈薇;;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探源[J];理论界;2013年01期

6 张琦;;新闻出版生态的变化、挑战和解读思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臧志彭;解学芳;;中国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8 张敬伟;王迎军;;基于价值三角形逻辑的商业模式概念模型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9 张子扬;警惕,外来电视节目“版式化”对亚洲的新文化垄断[J];现代传播;2003年01期

10 罗青;Andre Lange;;建立市场辅导机制下的“文化保护主义”体系——欧盟影视公共资助模式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纳新;黄向阳;;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和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2 杨菊;;左翼电影与它的话语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婷;;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4 赵志浩;;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哲学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罗松涛;;《论历史概念》:历史的辩证意象——兼论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黄学胜;;主体性哲学的困境与出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7 王学博;;小说《香水》对启蒙理性的反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糜海波;;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前提[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9 李智慧;;“贫穷色情”下的文化霸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10 张建忠;;旅游文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向芬;;略论电视节目的传媒知识产权保护——由《舞林大会》引发的电视节目侵权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暨爱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内涵与整体逻辑[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向东;;中国制造业能超越低成本优势成功转型吗?——基于中日韩制造业品质追赶与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5 李三达;;走向解放的“老农”——论后现代艺术的观众[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6 眭纪刚;郭京京;;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鑫鑫;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强;从国外司法实践看我国电视节目模板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茜;电视节目模式纳入著作权客体保护的必要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8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伟雄;技术进步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霍正玮;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性的法律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辰目;有关出版产业的几个事件及其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1期

2 王琦;张庆刚;徐金娥;;中日文化产业发展之比较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胡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消费需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朱自强;张树武;;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形态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孙晓华;秦川;;产业演进中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以中国水电行业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7 李海舰;原磊;;三大财富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8 刘再起;徐彦明;;软实力是影响国际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刘登佐;何继善;;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10 张小军;裴晓梅;;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整理 本报记者 李苑 韩业庭;[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探索文化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J];决策咨询;1996年12期

2 张旭昆;试论文化商品市场的政府规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周洪晋;文化产业化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J];特区展望;1999年06期

4 江南;从画院管理看文化企业的管理艺术[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5 缪景;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壮大浙江文化产业[J];政策w,

本文编号:1670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670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