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设计思维与创意产业的契合
本文选题:反设计 + 创意产业 ; 参考:《重庆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阐述并以创意产业中工业设计产品的造型设计为例,总结在反设计思维中的设计方法,让设计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设计风格、思潮,以及不断成长的文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文化群体出现,还有审美认知不断加强的消费者等等终端用户时,反设计思维能带来创新文化的革命。并消除、改变设计师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隔阂,让设计师真正感受到终端用户的需求。着重解决:1.反设计思维的建立。2.反设计思维在创意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要素。3.反设计思维下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4.分析并建立反设计思维中创意产品造型设计的流程模型。5.评估并优化此流程模型。 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所以在论证反设计思维的现实性采用了几个方面:1.用创意产业角度审视设计对象;2.反设计思维方法是应用科学,是交叉科学。3.建立完善的系统模型,并进行评估和优化,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理论支持,努力探索产品设计的生态环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comb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expounds and takes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duct in the creative industry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in the anti design thinking, and lets the designers appear more and more cultural groups in the face of complicated design style, trend of thought, and the growing culture, as well as aesthetic recognition. When the end users, such as the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consumers and so on, anti design thinking can bring about the revolution of innovative culture. And eliminate the gap between the designers and the end users and let the designers really feel the needs of the end users. Focus on the solution: 1. the elements of the anti design thinking in the design of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design of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1. anti design thinking. 3. the design method of product modeling under anti design thinking.4. analyses and establishes the flow model.5. of creative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in anti design thinking to evaluate and optimize the process model.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the use of creative thinking, so it adopts several aspects in demonstrating the reality of anti design thinking: 1. the design object is examin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industry; 2. the anti design thinking method is applied science, the cross science.3. establishes a perfect system model, and evaluates and optimizes it in practice. With theoretical support, we strive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roduct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04;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东;杨未;;谈娱乐性设计思维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1年04期
2 刘赞爱,刘婷;论汉字创意设计的文化营养[J];装饰;2005年05期
3 郑念军;;意念的形成与图形化设计——创意设计课程教学随想[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4 耿晓蕾;胡英;;装饰绘画中的联想法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5 崔勇;;高职院校建构创意设计思维教学方法探索[J];大家;2010年20期
6 童友军;;谈后现代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程丽琴;;谈“随性”对高职学生创意设计之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8 吕村;;艺术设计在文化产业中的人性化思维浅析[J];作家;2009年08期
9 贺坤;李莎;;创意人在青岛[J];青岛画报;2007年01期
10 张贝;陈曦;;创意设计创造数字天下[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昌兵;;打造创意精品 铸就中国创意产业辉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曾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发展创意设计产业[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3 郭媛媛;孙青;;浅谈设计思维[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叶蒙;孙迟;;浅谈培养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以环境空间设计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旋旋;;创意设计解“毒”生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濮延博;;创意设计的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7 张忷英;笪祖秀;;我国创意阶层的崛起及构建对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郭先登;;在大文化建设中推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9 苏晨;周锦琳;;论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意设计与方法[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10 李怡婉;韩娇;朱鑫月;;深圳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的规划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点石成金的“创意”头脑[N];东营日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打造全民创意 与会代表齐“支招”[N];深圳商报;2010年
3 郫农;创意农业的生命力在哪里?[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4 记者 翁惠娟;共绘深圳最新最美画卷[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宾;靠最新颖创意设计赢回市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李彦莹 张宁;上海名仕街促飞中国服装[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记者 魏振豪;无锡启动全国首个家居创意设计园[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平 通讯员 赵国卿;传统产业“嫁接”创意设计[N];经济日报;2010年
9 记者 缪惟民;创意设计与印刷产业[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刘瑜;设计之都:领跑城市创意未来[N];深圳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扩散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钱磊;试论创意的基本命题及其逻辑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登佐;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胡毋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华正伟;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黄阳;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8 李宁;水彩语言在设计思维表达中的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谭娜;基于价值生态系统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佳佳;用视觉形态语义解读设计思维创意[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漆雯;反设计思维与创意产业的契合[D];重庆大学;2012年
3 王冠;设计思维教学课程的解构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殷乔尼;创意设计对于实业型企业生产力的激发效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殷文琪;推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文婕;“易质”思考—设计思维与表现方式[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8 张晓霞;现代设计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思维变迁[D];东北大学;2007年
9 金心炜;键盘思维对设计思维影响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徐云飞;谈由“门”引发的创意概念及事件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9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80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