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国库券收藏风生水起

发布时间:2018-06-19 09:39

  本文选题:国库券 + 收藏价值 ; 参考:《致富时代》2013年09期


【摘要】:正近年来,一种新的藏品正悄然进入集藏爱好者的眼帘,那就是被集藏界称之为"藏苑新秀"的国库券。国库券是指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我国政府自1981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实物券开始,至取消实物券,代之以凭证式和记账式债券的1998年为止,前后经历17年,共发行了70多个品种。国库券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10万元等。国库券当年虽然发行量很大,但国库券到期后,因逾期不计息,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把到期的国库券拿去银行兑付了。由于当年绝大部分国库券都已兑付,而留存下来的实物国库券数量又非常稀少,国库券现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国库券收藏热正风生水起。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new collection is quietly entering the eyes of Tibetan lovers, that is, the collection of what the Tibetan world called "the new talent" treasury bills. Treasury bonds refer to the debt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state to investors in order to raise financial funds and promise to pay interest and repay the principal du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Since 1981,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has issued "the treasury bon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til the year of 1998, when the bonds were cancelled and replaced by the bonds of voucher and bookkeeping. After 17 years, more than 70 kinds of bonds have been issued. Treasury bills have a face value of $1, $5, $10, $10, $20, $50, $100, $100, $1, 000, $100000, etc. Although the issuance of treasury bills was very large, but after the maturity of treasury bills, due to overdue interest,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took the maturing treasury bills to the bank to pay. Because most of the treasury bills have been paid back in those years, and the amount of the physical treasury bills remains very rare, the treasury bonds have become a rare collection. Treasury bill collection heat is rising.
【分类号】:F7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刚;;中国票据之国库券[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勋铭 ,颜鹏飞;试论中国特色的公债制度[J];经济问题;1987年10期

3 李洪军;;议“国库券”的核算与管理[J];会计之友(上);1990年06期

4 ;关于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问答[J];武汉金融;1988年07期

5 本刊通讯员;;1994年国库券发行、流通、兑付的新特点[J];财政;1994年05期

6 李炎清;陈水华;项学明;;目前我国国库券筹资方式有四个不适应[J];金融与经济;1988年09期

7 董君;资讯[J];银行家;2005年09期

8 牛慧元;;浅谈我国发行国库券工作[J];华北金融;1988年05期

9 李太尧;;论国库券交易市场[J];经济科学;1991年03期

10 雨水;;收藏新品——国库券[J];科学大观园;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伟忠;;颇具收藏价值的日本“龙洋”[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2 梁新;;人民币收藏价值初探[A];齐鲁钱币(第二期)[C];2011年

3 牟海涛;;铜元收藏若干术语辨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4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黄旭升;洪明照;;学报发行交流的问题及对策[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6 谭天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张胜宏;;经营责任制、经营机制和外部条件[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8 胡金;;论金融宏观调控中的公开市场业务[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9 曹利国;黄志琦;侯新生;丁益民;;古币的X射线荧光“指纹”[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10 曹利国;黄志琦;候新生;丁益民;;古币的X射线荧光“指纹”[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颜春;没有兑现的民国国库券[N];中国商报;2003年

2 毛正宏;藏界奇葩国库券[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大宝;哪张国库券有收藏价值[N];吉林日报;2006年

4 王振华;美30年期国库券欲重新“入市”[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国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戈宇律师;国库券质押贷款的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00年

6 胡芳 卢怀谦;债市动向并不预示经济减速[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李配银;保管与赠予的区别[N];宜春日报;2007年

8 ;伯南克:美国债市动向不预示经济增长将减速[N];证券时报;2006年

9 周有明 谭钦;这笔国库券该不该售出[N];海峡财经导报;2005年

10 吴伟忠;国库券收藏风生水起[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战松;制度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晓泉;北洋政府内国公债发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金虎;南部奴隶主与美国内战[D];南开大学;2005年

5 向东;我国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西刚;欧美货币市场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兆梅;我国国债发行市场效率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韩雪地;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胡晓慧;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李欣;太平天国印书的出版学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6 付传明;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邓杨;《武汉晚报》营销运作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秦士先;美国货币政策的利率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自印;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付立春;网络货币的监管:基于对其定义、运行与成本收益的再认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2039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039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